有性生殖的生物产生后代需进行受精作用,植物体细胞杂交要进行原生质体的融合,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需进行动物细胞融合,可见细胞的融合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若a、b分别表示白菜和甘蓝两种植物的体细胞,则采用化学法形成c时,一般是用 作为诱导剂。由d形成杂交植株的过程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 ,从本质上讲,“白菜—甘蓝”杂种植株具有的性状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2)若a、b分别是基因型为Hhrr、hhRr的两个烟草品种的花粉,且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由于一对隐性纯合基因(rr或hh)的作用,在光照强度大于800 lx时都不能生长。要想从融合细胞的培养液中分离出基因型为HhRr的杂种细胞,较为简便的筛选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b分别为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假设仅考虑某两个细胞的融合,则可形成3种类型的细胞d,因此需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____________细胞用于培养。选出此细胞后,还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就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
(4)临床使用的小鼠免疫后制备的鼠源性单抗,存在一些弊端,其中之一是会引起人体抗鼠源性抗体反应。研究人员通过应用________________,改造了鼠源性抗体分子的结构,降低了鼠源性抗体的人体反应。
多指为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受T基因控制;色盲是一种X染色体的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受b基因控制,分析下列遗传系谱,回答问题:
(1)Ⅲ—1产生的精子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Ⅲ—2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她是纯合体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3)如果Ⅳ—1是一个男孩,此男孩既是多指又是色盲的概率为____________,只患多指不患色盲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4)如果Ⅳ—2是一个女孩,则她只患色盲而不患多指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下图为人体神经元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④中的物质释放到⑤的方式是,这一过程主要体现了细胞膜的性。
(2)若某人身体健康,则该细胞中(有、无)酪氨酸酶基因,原因是
。
(3)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B将偏转次。
(4)若①中含有一病基因,则其人该病基因来自其祖母的几率为。
(5)脂肪肝患者多食磷脂有利于缓解病情,医生建议可以多食用动物的神经组织,原因是神经元中有而使其 (结构)面积大大增加,因而细胞中含有丰富的磷脂。
(6)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发现神经纤维在一次兴奋后,其细胞膜不能再恢复到外正内负的状态,这说明神经元在恢复到静息状态时,其带电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 。
某科研人员将6个培养瓶(培养液中含某种单细胞绿藻)分别悬吊于湖中同一地点的6 个不同深度:0m(水面)、2m、4m、6m、8m、10m。培养瓶中绿藻细胞的最初密度是5000个/100mL水,一周后,各培养瓶中的绿藻细胞密度变化如图所示:
(1)请根据图示,描述该曲线显示的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培养瓶的悬吊深度是5m,则绿藻细胞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个/mL水。
(3)当水深到_______m时,绿藻细胞总数不会增多。假如绿藻细胞持续悬吊在上述的深度之下,绿藻活细胞的数量将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导致各样本中绿藻细胞密度不同的环境因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该因素是如何影响绿藻细胞的密度?_________________。
下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外界氧浓度的5%~15%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 ,你作出这种判断的理由是 。
(2)当外界氧浓度为10%时,该器官CO2释放量的相对值为0.6,而O2吸收量的相对值为0.4。此时,厌氧呼吸的CO2释放量相当于有氧呼吸的 ;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相当于有氧呼吸的 倍。
在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编号 |
水浴温度℃ |
凝乳时间min |
A |
10 |
不凝固 |
B |
20 |
7.0 |
C |
30 |
4.0 |
D |
40 |
1.5 |
E |
50 |
4.0 |
F |
60 |
不凝固 |
①取6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并且分别注入2mL新鲜乳汁。
②将6支试管中分别放入不同水浴温度下,维持各自的温度5min。
③在6支试管中各注入1mL新鲜凝乳酶溶液,摇匀后,在各自的水浴温度下保温。
④记录凝乳所需时间。结果如右表所示。
请据表回答:
(1)这个实验的自变量是
(2)(2)将装有凝乳酶和新鲜乳汁的A、F两支试管在各自的水浴温度下保温20分钟后,同时转入40℃的水浴温度下保温,两支试管内的现象为:A. ;F. 。
(3)根据以上所有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哪些实验结论?
①;
②;
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