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时,发现某人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Y,形成该病的原因不可能是该病人的亲代在形成配子时( )
A.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极 |
B.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极 |
C.初级精母细胞分裂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极 |
D.初级卵母细胞分裂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一极 |
关于等位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中DNA的两条链上 |
B.所含的密码子不同 |
C.分别控制不同的性状 |
D.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
下列与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分子复制时,以一条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链,两条新链构成一个新的DNA分子,原DNA分子不变 |
B.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是指两个子代DNA分子中,一个是原来的,另一个是新合成的 |
C.DNA分子复制时,分别以两条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链,每条新链与对应的模板链构成一个新的DNA分子 |
D.如果亲代DNA分子是15N∕15N,那么子代DNA分子是15N∕15N和14N∕14N |
在一个DNA分子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目的54%,其中一条链中鸟嘌呤、胸腺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2%和28%,则另一条链中鸟嘌呤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A.22% | B.23% | C.24% | D.26% |
在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相邻的碱基G与C的连接是通过
A.肽键 | B.—磷酸—脱氧核糖—磷酸— |
C.氢键 | D.—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 |
进行无性生殖的生物,其可遗传的变异来源是()
A.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 B.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
C.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 D.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