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具有良好的清理肠道的作用,但纤维素不能被人体吸收,因为人体缺乏分解纤维素的酶。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以下探究纤维素酶研究的工作,请回答相关问题:
(1)自然界不少微生物具有分解纤维素的能力。要从土壤中筛选含纤维素酶的微生物,应到枯枝落叶多的腐殖土中采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取回的土样中含有多种微生物,兴趣小组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来帮助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目标菌落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制备培养基时需要进行灭菌处理,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筛选出的微生物置纤维镜下观察,发现有明显的细胞核,说明该纤维素分解菌的类型为 。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使筛选出的纤维素分解菌破裂后,用 的方法可将纤维素酶溶液与其它细胞成分分离开。采用凝胶色谱法能进一步将纤维素酶与溶液中其它蛋白质分离开来,分离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离出的纤维素酶还需进一步鉴定。纤维素酶能催化纤维素分解为还原性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根据这一特性,可加入__________试剂水浴加热,判断提取物是否起到了降解纤维素的作用。
(4)牛等食草动物具有消化纤维素的能力。从牛胃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相比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除了要调整培养基的pH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分)2008 年1月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受严重的冻雨和暴雪灾害,在寒冷的环境中解放军和武警战士积极投身抗灾抢险,有些战士连续几个昼夜奋战在抗灾一线。请根据人体新陈代谢及调节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战士们处于寒冷的环境中,机体通过代谢活动增强,皮肤血管___________等过程维持体温恒定,这种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___。体温之所以保持相对恒定是机体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个过程相对平衡的结果。
(2)一些战士在抢险中不能及时补充到食物,如图为他们处于饥饿状态时血液中两种物质的变化曲线,其中血糖浓度保持相对稳定直接依赖于___________分解。血液中游离脂肪酸浓度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若水分也不能及时得到补充,则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将___________,通过排尿量的变化调节机体水分的平衡。
(3)为尽快消除冰雪恢复交通,战士们进行了长时间高强度的体力劳动,骨骼肌细胞在供氧不足时会产生大量的___________进入血液,与血液中的___________ (缓冲物质)发生作用,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温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光照下吸收CO2(mg/h) |
1.00 |
1.75 |
2.50 |
3.25 |
3.75 |
3.5 |
3.00 |
黑暗中释放CO2(mg/h) |
0.50 |
0.75 |
1.00 |
1.50 |
2.25 |
3.00 |
3.50 |
① 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能否生长?。
② 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温度均保持在5℃的条件下,该植物能否生长?
为什么?。
③ 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是多少度?。
④ 增施农家肥可以提高光合效率的原因是(至少写出两条)。
桃果有毛(A)对无毛(a)为完全显性,果肉软(B)对硬(b)为完全显性。将基因型分别为AA、Aa的两植物体细胞杂交并培养得到基因型为AAAa的植物体,待成熟开花后,对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并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的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体细胞杂交首先要用酶解法去除以获得;在植物组织培养的____阶段需要光处理,其原因是。
(2)用基因型为AAAa植株的花药离体培养并用秋水仙素处理其幼苗得到的全部植株能否稳定遗传 (能、不能),原因是。
(3)基因型为AAaa的植株自交,子代的基因型有种。
现有等量的A、B两个品种的小麦种子,将它们分别置于两个容积相同、密闭的棕色广口瓶内,各加入适量(等量)的水。在25℃条件下,瓶内O2含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
(1)在t1~t2期间,瓶内O2含量的降低主要是由种子的引起的,A种子比B种子的呼吸速率,A、B种子释放CO2量的变化趋势是。
(2)在0~t1期间,广口瓶内的CO2有少量增加,主要原因可能是。
汶川和玉树大地震给我国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但也显示出中国人民的巨大凝聚力。在天气多变、缺水少食的情况下,救援人员和受困人员的坚强意志令人感动。如图所示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在神经系统中,是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2)在受困人员长期没有饮水的情况下,感觉口渴,体内的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到的渗透压感受器,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垂体,使其释放,该激素作用的靶器官为肾,通过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减少尿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