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的肝脏和土豆中有较多的过氧化氢酶,Fe3+是一种无机催化剂,它们都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现有实验材料用具: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量筒,试管,滴管,试管架,卫生香,火柴,酒精灯,试管夹,大烧杯,三脚架,石棉网,温度计等。某同学为探究过氧化氢酶和Fe3+催化效率的高低,从以上给出的材料用具中选出所需材料,设计实验。
(1)探究的问题:过氧化氢酶和Fe3+催化效率的高低。
(2)作出的假设:
(3)实施步骤:
①取两支洁净的试管,编号1、2,并分别加入 的过氧化氢溶液。
②向1号试管内加入2滴 ,向2号试管内加入2滴质量分 数为3.5%的FeCl3溶液。
③轻轻震荡两只试管,使试管内的物质混合均匀。仔细观察并记录哪支试管产生的气泡多。
(4)预期实验结果与分析
①结果:若1号试管 ,2号试管产生的气泡少
结论:
②结果:若
结论:Fe3+的催化效率较过氧化氢酶高
③结果:若
结论:
(5)该同学继续探究温度对肝脏研磨液和FeCl3催化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绘成下图,图中代表肝脏研磨液催化效率的曲线是 。
(6)酶能加快生化反应速率的原因是 。
将新鲜马铃薯磨碎、过滤得到提取液。在温度30℃的条件下,取等量提取液分别加到四支pH分别为3、5、7、9的100mL体积分数为3%过氧化氢溶液的烧杯中,结果发现每一支试管都产生气体,然后将加入四个烧杯中的马铃薯提取液的量减半,重复上述实验。在相同时间内,分别测得两次实验中过氧化氢含量变化并绘制成如图19所示曲线,请回答: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 ,因变量是 。
(2)曲线B是第 次实验的结果,原因最可能是 。
(3)曲线A和B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最低点位于横坐标同一位置的原因是______ 。
(4)图20表示马铃薯的过氧化氢酶在体外的最适条件下,底物对酶所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请在图上画出:
①如果在A点时,将温度提高5℃时的曲线变化;
②如果在B点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少量同种酶的曲线变化;
③如果在C点时,加入大量pH为1.8的HCl的曲线变化。
下图为一多肽片段,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多肽片段中有________个氨基,________个羧基,含有______个肽键。写出组成该多肽化合物的单体的结构通式: 。
(2)该多肽片段由________个氨基酸通过 方式结合而成。
(3)将该多肽片段完全水解后,得到______种的氨基酸,其中有______个氨基酸的R基相同,这个R基是__________。
(4)若某多肽链的化学式为C47H58O15N8,将它彻底水解后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
甘氨酸(C2H5NO2)丙氨酸(C3H7NO2)
谷氨酸(C5H9NO4)苯丙氨酸(C9H11NO2)
该多肽化合物共有 个游离的氨基。将该多肽化合物彻底水解得到氨基酸,该过程中分子量的变化是 (要求:答出增减的具体数值),得到谷氨酸 个。
某油料植物的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含量的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观察该种子胚乳中的脂肪,常用________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_________色的脂肪颗粒。
(2)实验最初几天里,脂肪含量逐渐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 ,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 (填“C”、“N”或“O”)。
(3)若用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如下图。
Ⅰ.已知观察该标本时所用的镜头如下图,目镜标有5×和10×,物镜标有10×和40×。
请从上图中找出与图像c、d对应的组合:c:______;d:________。
Ⅱ.选择组合②④,则所观察到的物像是实际物体的______倍,这个放大倍数是指________(填“长度”或“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若此时视野中观察到均匀分布的细胞为16个,则换为②③组合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约为________个。
某种鼠的毛色受A、a和B、b两对基因的控制。A对a、B对b为完全显性,色素的产生必须有显性基因A,基因B使色素呈灰色,基因b纯合时毛色为黑色。不产生色素的个体的毛色呈白色。现有一只白色雌鼠与一只灰色雄鼠两亲本杂交,F1为灰色雌鼠和黑色雄鼠。F1雌、雄鼠交配后,F2中灰色:黑色:白色=3:3:2(上述过程无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发生,与X、Y染色体上的同源部分无关)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A、a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毛色的遗传符合 定律,定律相关内容是由孟德尔运用科学研究中的___________法研究得出的。
(2)在上述过程中,两只亲本中白色雌鼠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灰色雄鼠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3)让上述F2中灰色雌、雄鼠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代中灰色:黑色:白色= ,子代中A基因的基因频率是 。
图一表示某家族甲病(由基因A、a控制)和乙病(由基因B、b控制)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一种病为伴性遗传,图二表示Ⅱ3的某个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图三表示该细胞增殖的部分图象(注:图中只显示了细胞中两对同源染色体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二曲线上_______点(用字母填空)与图三的C细胞相对应,此曲线G点所示的细胞名称为________。
(2)Ⅱ3体内进行图三所示细胞增殖的场所是__________。在细胞增殖过程中,图三细胞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用字母填空)。
(3)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遗传。
(4)Ⅱ2的基因型是________,Ⅱ3的基因型是_________。第Ⅲ代M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