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生理过程中,不依赖于细胞膜上的受体即可完成的是

A.胰岛素调节肝细胞中糖的代谢速率
B.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发兴奋
C.精子与卵细胞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
D.葡萄糖顺浓度梯度时进入组织细胞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脑的高级功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有关种群或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群落有空间特征(结构),种群没有空间特征
B.森林动物的垂直分层主要与光照有关
C.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D.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如图所示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曲线AB段酵母菌呼吸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B.曲线BC段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C.乙醇含量过高是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D.T1~T2时间段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原因是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

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如图是某种兔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第3年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种群的密度,第一次捕获50只全部标志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在第二次捕获中,未标志的有60只、标志的有20只。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个环境中的K值是()

A.150只 B.200只
C.300只 D.400只

如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着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乙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分别为t3和t5
B.t2~t3时间段内甲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乙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t1~t2时间段内甲、乙种群都呈“J”型增长
D.t4时,甲的种群密度最小,乙的种群密度最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