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白化病(甲病)和血友病(乙病)的遗传系谱图,假设白化病由a基因控制,血友病由b基因控制。

1.如果我们从Ⅳ中获取白化基因,应选用 _____________个体。该系谱图中,属于Ⅱ-4旁系血亲的同性别个体有_____________。
2.Ⅱ-6在正常情况下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后期可能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Ⅲ-7和Ⅲ-8为正常的异卵孪生兄弟,则这两个孪生子基因型不同的概率为_______ 。
4.为了鉴定图中Ⅳ-16与本家族的亲子关系,需采取特殊的鉴定方案,此方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表示某果蝇突变个体的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常染色体上的相关基因。

5.人工诱变的物理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该突变个体为双杂合体,只考虑眼色和体色两对基因,该个体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若该突变个体表现出突变性状,将其与正常雄果蝇杂交得到F1,若F1雌果蝇卵细胞基因型比例为XAB:XAb:XaB:Xab=m:n:n:m,则基因a和b的交换值为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纤维素分解菌能够产生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左图为分离获取纤维素酶,并应用该酶生产酒精的工艺流程,右图为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得到的一个培养皿上菌落的分布情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的纤维素分解菌主要分布于的环境中,把从这种环境中获得的微生物培养在以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培养,这种培养基属于培养基。为便于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常在培养基中加入。右图培养皿中,纤维素分解菌主要集中于部位。
(2)在相同时间内形成的四个菌落大小不同,透明圈的大小也存在差异。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有两种:
(3)用得到的糖液进行酒精发酵时,除控制好温度、pH外,还应控制好,否则就得不到酒精。
(4)有的同学认为:发酵罐中糖液的浓度越高,发酵产生的酒精量就越多。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人体细胞之间的通讯多数是通过信号分子传递的。有些信号分子作用于细胞表面的受体,有些则作用于胞内受体。生物学上将细胞外与膜受体结合的信息分子称为第一信使,由其转换而来的细胞内信号则称为第二信使,如图1所示。人体胰岛素分泌调节及其发挥的生理作用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细胞表面的膜受体的化学本质为,图2中胰岛素属于信使。
(2)第一信使中还包括一些局部介质,如由T细胞分泌的,作用于B细胞,可促进B细胞的
(3)图2中,胰岛素是由分泌的,它与受体结合后产生的生理效应是
(4)人进餐后,食物刺激消化管牵张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到A处时,体液中Na+流动总的趋向是,兴奋在B处传导的信号变化是

如图为某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下表为该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叶绿素通常和蛋白质结合成为结合型叶绿素,在某些环境因素影响下,部分结合型叶绿素与蛋白质分离,成为游离型叶绿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采集日期
(月-日)
某地区该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mg/g)
总量
游离型
结合型
7-1
2.34
0.11
2.23
8-1
2.30
0.12
2.18
9-1
1.92
0.21
1.71
10-1
1.58
0.29
1.29
11-1
1.21
0.41
0.81

(1)①过程的反应场所是,此过程中[H]来自于(细胞结构)。
(2)②过程中,[H]的移动方向是。若用18O标记的H2O灌溉该植株,则可能出现含18O的气体有
(3)当细胞中有②过程发生而没有③过程发生时,该细胞所处的生理状态是;若要①过程发生而②过程不发生,则需要改变的外界条件是
(4)从表中数据分析,导致该植株叶片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为提取叶片中的叶绿素,研磨前在研钵中除加入剪碎的叶片外,还应加入,经快速研磨、过滤,将滤液收集到试管中,塞上橡皮塞。将试管置于适当的光照下2~3 min后,试管内的氧含量

请回答下列有关生物工程的问题:
(1)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提高绵羊的生长速率,可将人的生长素基因导入绵羊的中,或导入通过技术形成的重组胚胎中,在体外培养到期,移入绵羊的子宫内。若要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的个体,则应采用技术和技术,后者也是胚胎工程的最后一道“工序”。
(2)技术是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础。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选出的杂交瘤细胞具备的特点。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最大的优越性是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与生物技术实践相关的问题。
(1)土壤中富含各种微生物,将其浸出液接种到特定的________培养基上,可得到目的菌。不同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________等营养物质。
(2)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等多糖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与_______和_______发生这种反应。常用的刚果红染色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第二种是在_______时就加入刚果红。
(3)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分别利用了(填微生物名称);由果酒转变成果醋的制作过程中,需要改变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