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生物组织中ATP的含量,常常利用“荧光素—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该方法的主要步骤如下:①将所测生物组织研磨后沸水浴10分钟,然后冷却至室温;②离心处理后取一定量的上清液放人分光光度计(测定发光强度的仪器)反应室内,并加人适量的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反应,③记录发光强度并计算ATp含量。分析上述实验步骤并回答问题:
(1)荧光素在 和ATP等物质的参与下可进行反应发出荧光。根据发光强度可以计算出生物组织中ATP的含量,原因是: 。
(2)分光光度计反应室内必须控制两个影响酶活性的反应条件,分别是 和pH,维持溶液pH的相对稳定时常常使用 。分光光度计反应室内发生的能量转换是 。
(3)为了节省实验中荧光素酶的用量,科研人员测得荧光素酶浓度与发光强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结果表明,测定ATP时,图中 点所对应的荧光素酶浓度为最佳浓度。e、f、g点所对应的荧光素酶浓度不同,但发光强度不再提高,此时的限制因素有 。
(4)利用“荧光素—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可检测熟食食品中细菌的ATP含量,进而测算出细菌数量以判断食品的污染程度。做出这种判断的理由是:每个细菌细胞中ATP的含量 。
下图为甲病(A或a)和乙病(B或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Ⅰ2无乙病致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是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填“常”或“X”)染色体上的________(填“显”或“隐”)性遗传病。
(2)Ⅱ4可能的基因型是。
(3)Ⅰ1产生的卵细胞可能的基因型是。
(4)Ⅱ3是纯合子的概率是,她与一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子女中只患甲病的概率是。
现有两纯种小麦,一纯种小麦性状是高秆(D)、抗锈病(T);另一纯种小麦的性状是矮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图所示育种方法以获得小麦新品种,请据图分析回答:
(1)与正常植株相比,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而且高度不育,但是,利用单倍体植株培育新品种却能明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三)过程采用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四)过程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秋水仙素,该物质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标号④基因组成为_________。用这种方法培育得到的植株中,符合人们要求的矮秆抗锈病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
下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1图2
(1)图1中方框内所示结构是的一部分,它在中合成,其基本组成单位是,可以用图1中方框内数字表示。假设图1代表DNA分子的一个片段,2应该是,图中不应该有。
(2)图2中以④为模板合成⑤物质的过程称为,进行的主要场所是[ ],所需要的原料是。
(3)若该多肽合成到图2所示UCU决定的氨基酸后就终止合成,则导致合成结束的终止密码是。
.下列是某雌性动物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据图回答:
(1)在观察该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看到数目最多的是处于图1中 段细胞。
(2)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 。
(3)图甲、乙、丙细胞中含有的染色单体数依次是;丙细胞中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 。
(4)图甲细胞处于图1中的段.
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和比例:
灰身、直毛 |
灰身、分叉毛 |
黑身、直毛 |
黑身、分叉毛 |
|
雌蝇 |
3/4 |
0 |
1/4 |
0 |
雄蝇 |
3/8 |
3/8 |
1/8 |
1/8 |
请回答:
(1)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这两对基因的遗传(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
(3)子代雄蝇中,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
(4)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子与杂合体的比例为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