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文 天 祥 传(节选)
文天祥至潮阳,见张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②。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过零丁洋》与之。其末二句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崖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汪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注】①张弘范:元军将领。②张世杰:崖山战役中的宋军将领。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与入崖山(   )      (2)弘范遂客礼见之(    )
(3)使书招张世杰(   )  (4)弘范之(   )
说出下列句子的大意。
(1)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
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文段中表现了文天祥的什么精神?同时,也可见张弘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段。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选自陈寿《隆中对》)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苟全性命乱世 每自比管仲、乐毅 B.时人莫之也潭中鱼可百
C.先帝不臣卑鄙咨臣当世之事 D.猥自屈将军宜驾顾之

把“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翻译成现代汉语。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段都写了“三顾茅庐”的故事,都表达了诸葛亮对刘备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
B.甲文“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这句话表明了诸葛亮淡泊名利的性格特点。
C.甲文“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披露了诸葛亮感恩戴德之情,表明他忠谏的心意。
D.乙文诸葛亮“好为《梁父吟》。”在于借古抒怀,以表达他感伤乱世的思想感情和对军阀混战的不满。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梁北有黎丘部①,有奇鬼焉,喜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之。丈人归,酒醒而诮②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 !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③于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我尝闻之矣!”明日端复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也,遂逝迎之。丈人望见其子,拔剑而刺之。
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夫惑于似士者,而失于真士,此黎丘丈人之智也。――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梁:大梁,战国时魏国的都城,在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西北。部(pǒu):部娄,同“培塿”,小山丘。 ②诮(qiào):责备。③责:通“债”,外债。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喜人之子侄、昆弟之状()②扶而道之()
③我固闻之矣()④恐其父之不能也()
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邑丈人有市而醉归者”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送孟浩然广陵 B.黎丘之鬼效其子
C.欲遇而刺杀 D.心所向 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翻译句子。
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
读了上面的短文,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古诗文阅读14分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万里赴戎机 ()气传金柝()
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1) 描写边塞夜晚荒凉、冷寂的句子是:
(2)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语句是
木兰辞官不就,可见其具有怎样的高尚品德?

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诗文。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节选自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⑴秋天漠漠昏黑向:
⑵尔来二十一年矣。有:
⑶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
⑷至于斟酌益损:
请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三 顾 臣 于 草 庐 之 中
翻译下列句子。
⑴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⑵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乙】文中画横线的诗句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忧患意识是贤相圣哲所共有的,请结合两篇选文的内容分析两位作者的“忧”有什么不同之处?


【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乙】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老夫发少年狂:(2)挽雕弓如满月
(3)先帝知臣谨慎谨慎(4)夜忧叹
(5)庶竭驽钝驽钝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正确停顿(每句只标一处)。
(1)酒 酣 胸 胆 尚 开 张(2)故 临 崩 寄 臣 以 大 事 也
【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作者的理想与追求。诸葛亮的理想与追求是“”,表现了他的思想感情;苏轼的理想与追求是“”,表现了他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