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说明文阅读(共8分)
泰山站:南极夏季站里的“高富帅”
① 2月8日,我国南极泰山站正式建成并开站。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之后我国在南极建成的第四个科考站,也是第二个南极内陆站。
②南极科考站一般分为常年站、夏季站、无人自动观测站三种。常年站全年有人开展科考工作,各种设施和储备完善,能保障科考人员像在国内一样生活。而夏季站顾名思义,仅夏季有科考人员入驻,它们更像固定的野外宿营地,储备的全部是快餐或航空食品,不能烧饭炒菜,不能洗澡,居住环境更加简陋。泰山站就属于夏季站,不过它是夏季站里面的“高富帅”。                
“高”:外形像一个架空落地的“UFO”
③泰山站的外形像一个架空落地的“UFO”。静静矗立在伊丽莎白公主地上1900米厚的冰盖之上,富有流线感的圆形建筑主体高高架空,顶上还有一个类似“灯笼帽”的观测台,远看仿佛一盏红色的大灯笼高高挂在南极的雪白世界中,俨然冰天雪地中的一盏“中国红灯笼”。
④泰山站主体建筑离雪面总高约11米,雪面下还有1.7米深的框架柱脚。8根直径500毫米的圆管柱,托起了“红灯笼”。没有棱角的圆形设计,视野开阔,更能抵抗风暴。底部2米高的架空,可以防止建筑主体被积雪掩埋。因为在南极,极端下降风的风速可达到每秒60米,是11级台风最大风速的两倍。如果建筑紧贴地面,冬季又无人打理,南极的暴风雪能轻而易举地将建筑物掩埋。 
               “富”:洗个热水澡,顺便捡个陨石“玩玩”
⑤泰山站里的设备可比一般夏季站丰富。这个采用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的“红灯笼”,主体建筑里面分为3层,底层储物,中间住人,顶层用于科研和观测。与一般夏季站不能洗澡不能烧菜不同,它里面设置了简易沐浴设备,也配备了厨房,虽然不能炒菜,但把罐头食品加热完全没问题。以前,中国科考队去南极内陆考察一次,至少需要一个月,来回两个月不洗澡也是常事。有了泰山站,从长城站到昆仑站的路上,就可以多休息一下,洗个热水澡,吃点热饭菜,顺便捡个陨石“玩玩”。作为长城站和昆仑站中间的枢纽站,正是泰山站的重要职能。
⑥在生活层的正中间,还有一个较大的圆形客厅,供科考人员吃饭、开会、交流时使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里有很多精巧的贴心设计。比如客厅顶部的两排LED灯,可以模拟一年四季甚至一天中的光线变化。由于南极的夏天出现极昼,泰山站住人的时间基本上24小时天都亮着,所以客厅灯光一天24小时有“早晚”变化,可以帮助队员调整作息。比如活动区域顶部,有半透明的天棚,可以充分利用自然采光,节约能源。再比如宿舍的供热系统,为了节约能源,供暖口都在齐腰位置,让队员们可以贴身取暖。
“帅”:云集我国钢构建筑顶尖智慧的“技术控”
⑦泰山站的“帅”非比寻常,为了抵抗极地特殊气候,它全身凝结了高科技,是云集我国钢构建筑顶尖智慧结晶的“技术控”。
⑧泰山站的建设难度远高于中山站,单从两站所处位置的温度就可见一斑。据介绍,泰山站夏季最低温度在-30℃,冬季最低温度-60℃左右;而长城站夏季最低温度是-2.7℃,即使冬季最低温度,也只有-26.6℃左右。这使得泰山站必须用特殊材料建设,一般的建材无法在南极内陆使用。普通的塑胶电线在泰山站会被冻得拧成一条麻花,一折就断;普通混凝土会遭水汽渗入,结冰后体积膨胀,发生爆裂;普通钢材在这里也会很快出现上述收缩和冷脆现象;普通的全钢彩涂板外墙,在南极强烈的紫外线肆虐下,会很快褪色、粉化,没几年就都脱落了。
⑨为了经受南极内陆气候的考验,泰山站建设中使用了很多最好的材料。钢材方面,一般耐低温钢材只能耐受-40℃的低温,而泰山站的钢材最低可耐受-70℃至-100℃。外墙涂层方面,泰山站的彩涂板上涂有一层氟碳层,能有效抵挡紫外线的照射,被称为南极建筑中最好的“防晒霜”。
⑩建筑保温自然是泰山站建设的重中之重。由于全钢框架结构,而钢材热传导系数很大,为了保温,设计师们采用了“冷桥阻断技术”。整个墙体最外层采用具有复合保温效果的夹芯板,它由氟碳涂层的彩钢板和聚氨酯保温层复合而成;中间是用来阻断冷桥的木龙骨;再往里是钢骨架;室内墙面则采用了岩棉夹芯板:这种材料不仅保温,而且防火。加上同样极尽保温手段的门窗,泰山站建成后,正常情况下室内温度可以达到20℃,供暖系统的余热还可以加热水温,供队员们洗澡。
( 选自2014年02月20日《科技日报 》,有删减)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考虑到南极的暴风雪大,能轻而易举地将建筑物掩埋,泰山站的外形设计得像一个架空落地的“UFO”,这样,不仅视野开阔,而且更能抵抗风暴。
B.泰山站主体建筑里面分为3层,在中间的生活层,有一个较大的圆形客厅,供科考人员吃饭、开会、交流时使用。
C.泰山站使用的都是最好的特殊建材,因为一般的建材无法在南极内陆使用。
D.泰山站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建筑保温,设计师们采用了“冷桥阻断技术”,整个墙体采用具有复合保温效果的夹芯板,它由氟碳涂层的彩钢板和聚氨酯保温层复合而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南极科考站一般分为常年站、夏季站、无人自动观测站三种”,句中加点词语体现了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第8段画线句中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C、全文主要运用了逻辑顺序、空间顺序等说明顺序。
D、 第9段中提到的“防晒霜”是指在泰山站的外墙涂层方面,彩涂板上涂有一层氟碳层,能有效抵挡紫外线的照射。  
“高富帅”为网络词汇,形容男人在身材、相貌、财富上的完美无缺,即长得高,长得帅,又有钱,作者用它介绍泰山站,请结合文章说说这种用法的好处,并请概括泰山站的建筑特点。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说明对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生的另一种财富
①我是在贫穷和耻辱中长大的。父亲是一位蹬三轮车的,他每天蹬车送我上学。这令我的同学羡慕不已,他们说你爸妈真疼你,天天雇车送你上学。同学的话提醒了我,如果他们知道送我上学的不是家里雇的,而是我的父亲,他们又该如何议论呢?我一下子被一种耻辱感击垮了。从此,我再也不让父亲送到校门口,在离校门口很远的地方就偷偷下了车。
②我的母亲四处打工,为我攒钱。她坚信,我能考上大学。从我上学开始,每次学校公布成绩的日子就成了我们约定的节日。那天我们会吃上一顿红烧肉,以示庆祝。在我的印象里,红烧肉是最好吃的东西。没想到大学里的一次红烧肉,却给我留下了难以抹去的耻辱记忆。
③到我上大学的时候,母亲被巨大的学费数额吓呆了,她拿出了全部的积蓄,也仅够我一个学期的费用。我只好向学校提出了特困助学申请。
④上学没几天,全班都知道了我是特困生,因为我被安排住在便宜而破旧的老楼里。与众不同的我成了他们着重注意的人。他们用好奇和怜悯的眼光看我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上学一年多,前后左右的惊异的目光,让我如万箭穿心。我经常找一个角落,狼吞虎咽地进去一个没有菜的馒头。我用读书来消解难熬的孤独。书是不挑人的,它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打开它的人们。但有一个奢侈的行为我却一直不肯放弃,就是每月一次和中学几个好朋友的网上聊天,它给了我孤独的生活以极大的安慰。有一次我在网吧遇上了一个同班同学,他当时惊诧极了。再有就是我在大学里过第一个生日时,我奢侈地买了一份红烧肉……
⑤后来就到了让我终生难忘的那个耻辱的日子。那是一次社团活动,大家讨论帮助特困学生的事。有同学当时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说,特困生应该得到我们的帮助,可我们班有的特困生还上网吧,吃红烧肉……我无地自容。我这才发现了贫穷不在于它本身,更大程度上是对人的精神折磨。我无法忍受这种被打入另类的感觉。
⑥当帮助变成了一种施舍,我宁愿不要。我在忍受现实还是退学之间犹豫了很久。我想起了父亲的后背,我想起了母亲在我接到的录取通知书时四处奔走相告的情景,我想起了当时自己的决心……我忽然感到,我无权选择放弃。贫穷本身不是罪过,因贫穷而放弃了自己生存的尊严,这才是罪过。
⑦第二天是写作课,老师的作业是感受你生活中的爱。许多同学充满激情地念起了自己的作文,他们感激父母为他们带来的幸福,为他们创造的条件……老师不做一声,直到最后,才失望地问:“还有没有同学要说?”我举起了手,讲了父亲的后背,冬天落在上面的雪和夏天流着的汗;我讲了母亲为我攒钱的情景。我讲了小时候吃苹果,父母把苹果细细地削掉了皮,一口一口地喂我吃,而削下的苹果皮,他们却谦让着,谁也不肯吃,最后,母亲又用它给我煮了苹果水。我说我很庆幸,贫穷只让我生活更艰难些,但它却不能剥夺我爱的权利,我感谢父母的爱。我为小时候对父亲的伤害而忏悔……
⑧教室里响起一片抽泣的声音。
⑨下课时老师对我说,我非常感谢你,你比我更清楚地告诉了大家,什么是爱的真谛和尊严的意义。
⑩从这时起,我走出了耻辱,我用一种正常而不是自卑的心态与同学们相处了。我不再为只有一个馒头的午饭而难为情了,我能坦然地穿着陈旧的衣服走在青春靓丽时尚流行的校园里。在那一个假期到来的时候,我给父母写了一封信……
文章要告诉我们“人生的另一种财富”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④段中“我经常找一个角落,狼吞虎咽地进去一个没有菜的馒头。”划线词“噎”用得极为传神,请说说你对这个字的理解?(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④段写“我”一直不放弃每月一次的上网聊天,为什么?_______________
第⑤段写的“后来就到了让我终生难忘的那个耻辱的日子”是什么日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⑨段,下课后,老师说非常感谢我,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仔细阅读文章的最后一段,假如你是文中的“我”,会在给父母的信中写些什么内容? (只写内容要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要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是什么描写?结合上下文,说说这一描写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是“嗯”“我不吃”“我不是要钱”,下列理解你认为哪项是不大恰当的?()

A.朴素的语言,看似木讷,却表现了老王的老实厚道。
B.体现了老王利索的处事手法和独特的语言艺术。
C.是拼尽了余生的力气说出来的话,艰难而执着。
D.老王的话令作者“一再追忆”,印象深刻,引起对不幸者的的生存状况的严肃思考。

作者刻画人物非常细腻、生动,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⑴文中加线的“镶嵌”能否换成“站”,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文中加线的“强笑”能否换成“笑”,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觉得应该怎样对待在我们身边像老王那样生活艰难却又善良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一张车票
她带着母亲痛苦而又愧赧的心去看望在少年教管所劳动教养的儿子。
她径直走向入站口,默默地排在长长的队伍后面。目光蓦然触到入口处墙上量身高的标尺,心,顿时颤抖起来。那白色的标尺线,仿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时刚刚下车的人出站了。
“妈妈,刚才阿姨给我量身高时,我把腿弯着,没有过线。”一个稚嫩的童声。一个多么熟悉而又可怕的声音!她惶恐地抬起头,只见一个年轻的母亲,正抱起一个眉清目秀的小男孩吻起来:“真乖,好儿子,妈妈把省下的钱给你买好东西吃!”
“不能走!”她显得十分激动,声音都嘶哑了。
“你凭什么不让我走?”年轻的母亲向她投以愠怒的目光质问道。
“凭一颗忏悔的母亲的心!”她眼角闪动着泪花,语言是那样地凝重。
她用颤抖的手从口袋里拿出一张报纸,羞容满面地递给她说:“请你看看我这篇文章,不,尝尝这粒苦果吧!”
“啊,……你的孩子就是这样……”年轻的母亲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语言也哽塞了。
“妈妈,我们快走呀!”小男孩摇着妈妈的腿嚷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轻的母亲说道。
在第二段末尾横线上最恰当的是(  )

A.一条闪光的皮鞭 B.一根粗大的绳索
C.一张巨大的罗网 D.一个醒目的感叹号

为什么“她”感到陌生的小男孩的声音“熟悉而又可怕”?

在最后一段的横线上,补上你认为最合理的人物语言。

这篇小说的主题思想是(  )

A.家长不能贪图小利,否则会犯大错误 B.家长不能溺爱孩子,否则会自尝苦果
C.家长应当教育孩子从小遵纪守法 D.家长应当在日常生活中为子女作出好的榜样

现代文阅读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归纳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这突出了他的什么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听说阿长买来《山海经》后,表现怎么样?(2分)(请用原文语句回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怎样理解文中“确有伟大的神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跳出时间
张慧强
⑴在曾经热播的电视剧《奋斗》中,陆涛的生父,成功人士徐志森,对陆涛做过开车的“启蒙”。陆涛第一次把握方向盘,出了点有惊无险的“状况”。徐志森抓住时机,开了一个人生观方面的“现场会”,主题是刹车:“开快车谁都会,但是能及时刹住车可不容易。记住刹车,这是关键。开车是这样,做生意也是这样。你弄不清楚的情况之下,就要停下来。随时刹车,你才不会失控。”
⑵这段话揭示了一个道理:各个领域内的“成功”,都不是那么神秘莫测的事情;成功者与失败者在行事做人上的区别,或许不是那么显著。北宋欧阳修在《卖油翁》里,仅仅强调了成功的一项条件:“无它,唯手熟耳。”那么,《奋斗》剧中人徐志森也只是强调了成功的一个诀窍,其内容是:及时中止。
⑶需要注意的是,并非“终止”,而是“中止”。成功者们从来都不轻言放弃,所以“终止”往往在他们的词典里没有位置。如果说确实有终止这回事,那也是因为他们发现了某一具体项目实在没有继续追求下去的价值。
⑷然而,必须明白一点:成功者的执著,与其经常性的反思是丝毫不相抵牾的。当他们驾驶着事业之车奔驰在路上时,时时都记着这事业之车上安装着一个须臾不可或缺的特殊装置——刹车踏板。他们“时刻准备着”踩这个踏板,让事业之车停下来,停在路边,或者停在加油站,从车上下来,喝一杯咖啡,想一想,或者,问一问。
⑸在英语里,暂停写作time-out。这个合成词的词形可以直观地解释为“从时间里出来”或“跳出时间”。各种形式的暂停(包括刹车),正是“跳出时间”的方式。时间的重要性尽人皆知,因此,存心要浪费时间的人怕是不多的。恰恰相反,很多人在事业之路上是全速前进的。然而,往往在不假思索的全速前进中,他们把车开错了方向,甚至开进了死胡同,于是“再回头已百年身”,前期投入的有效时间变得无效,尚未投入的时间也失去了投入的必要。把珍惜时间的行为执行到极致,却始料未及地导致了挥霍时间的可悲后果。他们不懂得一个“悖论性”的真理:在时间的利用上,适度的“跳出”,正是为了更好地“进入”;正如在人生的许多事情上,有了少许的放弃,才可能有海量的收益。
⑹笔者爱看NBA,常常觉得篮球便是人生的隐喻。NBA赛场上的一个好教练,总是小心翼翼地使用着他们叫暂停的机会,该叫则叫,一次也不浪费,直到不再有机会为止,并且争取每一次都恰在其时,不早也不晚。而一个蹩脚的教练呢,要么该叫的时候不叫,错失己方调整的良机,或者未能中断对手顺畅的发挥;要么不该叫的时候却叫了,打乱了己方的节奏,或者轻率“预支”了后面更加需要的暂停机会。NBA的许多比赛都以几分之差乃至一分之差决出胜负,那么,一次暂停的选择,便可能是牵动全局的。一位成功的篮球教头,必须是一个善于“跳出时间”的智者。
⑺《诗经•大雅•荡》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其实,形形色色的失败者,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时候并非“鲜克有终”,而是“鲜克有‘中’”。此处之“中”,正是“中止”,正是time-out,正是“跳出时间”。
(选自《 光明日报 》2013年03月15日15 版)
〖注解〗①抵牾:dǐ wǔ ,抵触,矛盾。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多用以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简要说说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感知全文,再细读第(2)和第(7)段,用原文中不同的词语填空。
作者认为许多失败者的失败在于,如果要获得成功就要
文章第六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文章说到“笔者爱看NBA,常常觉得篮球便是人生的隐喻”,请就作者在文中阐明的的观点,结合你的人生体验和阅历,谈谈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或现象也是人生的隐喻,并说明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