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是全世界最热门的课题。
(1)为了减少空气中SO2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有:
①将煤转化为清洁气体燃料。
已知:H2(g)+1/2O2(g)==H2O(g) ΔH1=-241.8 kJ·mol-1
C(s)+1/2O2(g)===CO(g) ΔH2=-110.5 kJ·mol-1
则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②洗涤含SO2的烟气。以下物质可作洗涤剂的是 (填序号):
a.Ca(OH)2 b.CaCl2 c.Na2CO3 d.NaHSO3
(2)CO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与H2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CH3OH(g)。在密闭容器中充有10 mol CO与20 mol H2,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①M、N两点平衡状态下,容器中总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M)总:n(N)总= 。
②若M、N、Q三点的平衡常数KM、KN、KQ的大小关系为 。
(3)催化硝化法和电化学降解法可用于治理水中硝酸盐的污染。
①催化硝化法中,用H2将NO还原为N2,一段时间后,溶液的碱性明显增强。则该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
②电化学降解NO的原理如右图所示,电源正极为 (填“a”或“b”);若总反应为4NO3-+4H+通电5O2↑+2N2↑+2H2O,则阴极反应式为 。
在24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在一首诗中表达了物质不灭的观点:“无中不能生有,任何存在的东西也不会消灭。看起来万物是死了,但是实则犹生;正如一场春雨落地,霎时失去踪影;可是草木把它吸收,长成花叶果实,——依然欣欣向荣。”请你从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说明物质不灭的原因。
“法轮功”魔头李洪志在某次“带功”报告会上吹嘘,“一次我拿一根纯铝棒经意念发功后,经高能物理研究所测试,铝棒的成分都发生了变化,变成了铁,还有铜和金的成分……”试用化学的观点从能量和核变化的角度分析其荒谬之处。
有一种硬水和一种软水,请用家庭中常使用的物品检验之(两种方法)。
讨论思考下列问题。
(1)“是药三分毒”,谈谈你对此话是如何理解的?
(2)请你设计一幅“毒品对人类危害”的漫画。
某链烃A1mol,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分解(裂解)成1mol烷烃B和1mol烯烃C,生成的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4.5.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链烃A可能的结构简式和名称
⑵烷烃B和烯烃C可能各是什么?
⑶如果要求1molB完全燃烧时需要的氧气的物质的量是整数,那么C只能是什么烯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