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二五”规划制定过程
政治生活依据
中共中央作出决议为“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提出《建议》

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建议》,在广泛征求和吸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十二五”规划正式草案

“十二五”规划草案要提交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审议讨论,最终由全国人大表决通过

(1)结合材料一,在上述表格中填写政治生活依据。
材料二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共有三个重点,即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对民生的重视真正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十二五”规划“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2)结合材料二,试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你对党的“十二五”规划建议“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认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辩题:家庭收入越多,消费水平越高。

2008年11月26日,由中共江西省委、省政府主办的“中国红歌会”大型晚会——《永远的红歌》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红歌红”是江西电视台组织的大型年度活动,自2006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三届,共有13万多人次报名参与,3000多名普通群众通过荧屏演唱各个时期的红色经典歌曲,电视观众人数超过两亿,成为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知名文化品牌。
(1)结合材料说明“中国红歌”为什么这样红?(6分)
(2)当前我国应该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0分)

第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以下是这次会议期间的一个镜头:
身为中国青年环保志愿者、哥本哈根会议气候使者,来自南开大学政治哲学专业的肖欣每天忙于参加各类组织的会议,并将自己在中国内陆地区采集的气候变化物证展示给参会人员。中国“环保名片”李冰冰也来到了哥本哈根,她给各国与会者带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手帕。手帕上画有很多中国特色的图案,代表了中国在环保方面的决心和行动。请你评价环保志愿者的哥本哈根之行的文化意义。(12分)

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他的诗句流传至今几千年,影响了几十代中国人。为了纪念他,形成了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点雄黄、对诗歌等风俗,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多地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传承。过端午节应着重对民族精神的弘扬,然而,现在除了吃粽子,其他的风俗已被风蚀殆尽。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阅读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打扫》反映了当前文化市场中什么文化现象?
(2)针对上述文化现象,你认为应该如何净化当前的文化环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