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无晴。(1)这首词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2)有人评价此词是“于简朴中见深意”,请联系全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为了使思想更精深,情感更精美,许多诗人呕心沥血,苦心经营。有的人“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有的人“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有的人“语不惊人死不休”……请你从所学的诗词中任意挑出一个精心锤炼的字词,说说它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峡口送友人司空曙送蜀客雍陶
峡口飞花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友人。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峡口送友人》一诗是通过何种意象来描写哪一时节的景色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一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诗采用了反面烘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秦楼月
向子諲①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
可堪更近乾龙节②,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
①向子諲:南宋初年主战派大臣之一。1129年,金兵进湖南围长沙,他曾率军民与金兵血战八昼夜。②乾龙节:古人以“乾龙”喻帝王。乾龙节,指宋钦宗赵桓的生日。这首词的上片是怎样表达伤心之“切”的?请作简要赏析。(4分)
这首词和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都运用了“晓风残月”的意象,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姑苏怀古
姜夔
夜暗归云绕柁牙①,江涵星影鹭眠沙。
行人怅望苏台②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①柁牙:船的桅杆。“柁”通“舵”。
②苏台:即姑苏台,春秋时吴王夫差所筑之宫殿,奢侈豪华,以供吴王淫乐。前两句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意境?运用了哪些写景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你怎样理解今之柳曾扫古落花?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5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清溪行①
李 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②,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①清溪,流经安徽贵池城,与秋浦河汇合,出池口入长江。②新安江,流经安徽,汇入钱塘江,以江水清澈出名。诗的颔联.颈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清溪水色?请简要分析。
诗的尾联描绘了什么情境?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姑苏怀古
姜 夔
夜暗归云绕柁牙①,江涵星影鹭眠沙。
行人怅望苏台②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①柁牙:船的桅杆。“柁”通“舵”。②苏台:即姑苏台,春秋时吴王夫差所筑之宫殿,奢侈豪华,以供吴王淫乐。前两句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意境?运用了哪些写景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你怎样理解今之柳曾扫古落花?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