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适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此,某校开展以宣传新中国建设成果为主题的图片展,请你参与,根据下列图片完成展出要求。
(一)人物篇:他们(指下面图中三位历史人物)是20世纪60年代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
图一 图二 图三
(1)请你分别写出三幅图中人物并作简评。
(2)他们身上体现了什么样的精神?
(二)成就篇:实现工业化是全国人民追求的目标。为此,党在不同时期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图四 鞍山大型轧钢厂 图五 大庆油田油井试喷成功 图六 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3)请分别写出上面三幅图片中成果的历史时期。
(4)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出现过哪些失误?列举其中两例。
(三)感悟篇:
(5)建国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众多成就,许多工业从无到有,请你总结出取得经济建设成就原因(两条即可)。
新中国成立后,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一改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形象,挺直了民族的脊梁,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展开了和平外交事业,中国的国际影响与日俱增。某校八年级(1)班准备举办一次主题为“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小论坛。
(1)活动准备:如果你是该班的一员,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相关资料?(至少说出两个)
(2)历史溯源:请你帮助小明同学完成“新中国外交成就”的知识卡片。
时间 |
外交成就 |
20世纪50年代 |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
20世纪70年代 |
① |
20世纪90年代 |
② |
21世界初 |
③ |
(3)今年是中美关系正常化40周年,40年前,什么事件标志着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4)活动总结:通过探究新中国外交发展的风雨历程,谈一谈你的感想与认识.。
如图,长征是中国历史上波澜壮阔的史诗,它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2011年是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师85周年,历史兴趣小组围绕工农红军长征展开“主题学习活动”。
(1)下列四幅图片记录了长征的经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④②①③ | B.④②③① | C.②④①③ | D.②④③① |
(2)根据上题,分析红军长征过程中克服了哪些方面的困难?
(3)今天这场西部大开发,还需要发扬当年在这片土地上流血牺牲的红军战士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吗?你认为红军长征精神中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什么?
历史既给我们许多知识,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丰富的畅想。学习了中国古代史后,
以下四位同学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感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说:“我很荣幸,我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同姓”。请写出该朝代建立于哪个世纪的哪个年代?
(2)乙同学说:“我太自豪了,诸侯争霸中首霸的国家与我同姓。”这个首霸的历史人物是谁。
(3)丙同学说:“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是我的姓。”说说该国是通过什么途径成为最富强的国家。
(4)丁同学说:“我也很自豪,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航海家和一位民族英雄与我同姓”。请写出这两位历史人物的功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6年11月,中央电视台推出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并跨国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此片一经推出,立即引起了各界的热烈讨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
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
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大国的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中所说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世界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2)在成为世界性大国的道路上布满艰辛,20世界30年代各资本主义国家都面临着严重的困难,美国和德国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3)纵观“九个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程,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2年2月,尼克松乘坐的飞机缓缓降落在北京机场,尼克松走下飞机舷梯,离地面还有三四级台阶时,就向前来迎接的中国总理周恩来伸出手。两位领导人紧紧握手达一分钟之久。周恩来诚挚地说:“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尼克松也动情地说:“我感到很荣幸,终于来到了你们伟大的国家。”
材料二如图,不同时期中美领导人的握手:
(1)材料一中提到中美之间“25年没有交往”,那25年中美之间处于什么状态?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中美两国签署了哪一重要文件?
(2)除中美关系外,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事业还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请举两例。(4分)
(3)从中美之间关系的变化,由此你能得到什么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