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一位著名的记者游历了日本、苏联、德国和美国,写了以下四篇新闻报道。你认为不符合实情的一项是 ( )
A.军部支持下的广田弘毅内阁建立 | B.苏联工业化建设蒸蒸日上 |
C.美国在罗斯福领导下推行“新政” | D.希特勒上台,出任德国总理 |
九年级一班的同学正在排练历史剧《哥伦布》,请你判断“哥伦布”的台词应是
A.我经过70多天航行,终于到达了印度 |
B.我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
C.我已经完成了史无前例的环球航行 |
D.我的船队穿过了大西洋和印度洋 |
在历史活动课上,同学们针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展开讨论,最后认定其实质就体现在“兴”上。“兴”的含义是指()
A.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 B.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
C.封建文化的重新兴盛 | D.神学文化的复兴 |
“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的原因是
A.农奴制改革的废除 |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 D.斯大林模式的推动 |
漫画可以从侧面反映一个时期的社会状况。下图《列宁同志清扫地球》这幅漫画反映了1917年俄国某一重大事件的影响。这一事件是
A.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 B.十月革命的胜利 |
C.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 D.形成斯大林模式 |
美国作家哈特在其所著的《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一书中,按对人类历史和人们日常生活影响的大小排序,将牛顿排在第二位,他这样排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牛顿
A.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 B.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
C.创立了相对论 | D.提出了自由平等的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