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好歌曲》是灿星制作团队联手推出的原创音乐真人秀节目,由《中国好声音》的原班人马打造。节目自主研发新节目模式,首次聚焦原创作品,让音乐创作人成为主角,为华语乐坛输送新生代创作力量,重塑音乐生命与原创精神。
金磊认为,对于音乐产业来讲,原创力是它的发展源头,原创力量不足,产业必将疲软。“好歌曲”的推出,或许会改变主流音乐圈的收歌机制。比起靠人脉邀歌、靠名气写歌,“好歌曲”既能提供更新颖多元的作品,还能提高人们对音乐创作者的认知度。这些作品大多数是作者对生活的体验,相比对人的挑肥拣瘦,对歌曲的挑三拣四才能让观众的审美,由人转到歌曲本身,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
材料二:霍尊,1990年9月18日出生于上海,满族,2012年东方卫视真人秀节目《声动亚洲》亚洲赛区三强。2014年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原创音乐真人秀节目《中国好歌曲》第一季冠军。他擅长钢琴,擅长创作,他立志做“全亚洲最温柔最治愈的男声”。
霍尊接受了成都商报记者的专访,对于网友质疑终极投票的大逆袭,霍尊是靠着父亲、歌手火风才反败为胜,霍尊很淡然,他笑着告诉记者,“爸爸(火风)在我拿了冠军后告诉我, 儿子,你要首先感谢那些质疑你、批评你的人,有了他们的督促,你才能成长得最快。 ”对于成名的光环,霍尊同样很淡然,他感谢所有支持他的歌迷还有一路上对起成长提供指导的老师,包括他的父母。他非常清楚自己要什么,不急着去捞金、走穴,他更愿意称自己是“音乐人”,“会很快出我的唱片,音乐才是我最重要的事情。他表示将不断努力,创作出更多好的作品”。
问题:
(1)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材料一给我们进行文化创造有什么启示?
(2)结合材料二,阐述历史唯物主义人生价值观。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现人生价值 文化创新的途径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2010年我国民众的通货膨胀预期本已有所抬头,农产品市场又上演一幕幕价格飞涨现象,继大蒜价格突飞猛涨超过猪肉之后,又有生姜的价格彪升、黑豆价格离奇攀升,生姜价格升到25元1市斤,黑豆的价格也一度超过肉价。国内的网民们给难以控制的五谷杂粮价格取了一个个特殊的名字,大蒜涨价叫“蒜你狠”,生姜价格彪升叫做“姜你军”绿豆、红豆、黑豆涨价被戏称为“豆你玩”。 据调查,这次黑豆、大蒜价格猛涨不仅气候等原因导致的西南地区生产面积减少,也有媒体夸大疗效致使需求增加的原因,更主要是经营主体在流通环节囤积居奇、人为炒作和大量游资进入以谋取更大利润所致。
材料二:2005至2006年蒜季,大蒜市场比今年更加火爆,蒜价最高曾达8元/斤(即1万元/吨),全蒜季平均价格在2元/斤以上;2006至2007年蒜季,火爆的蒜市并没有熄火,新蒜一入市价格就高达2元/斤以上,但元旦过后,大蒜价格突然雪崩,到2007年5月份,新蒜上市之前价格已经降至0.7元/斤左右, 2008年蒜季更加悲惨。新蒜一上市价格就在每斤0.2元、0.3元左右,随后,至11月,蒜价再次下跌,并突破0.1元/斤的心理底线,最低甚至达到5分/斤。
(1)结合材料一,试分析产生“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现象的经济学原因。(8分 )
(2)结合两则材料,运用一般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预测大蒜价格接下来的走势,并阐明理由。

某校高二(1)班同学以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为主题,开展了有关探究活动。
同学们了解到,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决定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在广大未成年人中长期开展“知荣辱、树新风、我行动”道德实践活动。全国百万青少年“我承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活动于2008年5月25日启动。
你认为青年学生在道德实践过程中应如何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8分)

材料一 卖火柴的小女孩变成促销女郎,白雪公主穿着泳衣打猎,孔乙己不偷书改偷光盘……《Q版语文》将中小学经典语文篡改成恶俗的搞笑故事。
材料二 恶搞,是近年来在社会上泛滥的一股黑流,因其低俗、下流,迎合了某些人的阴暗心理,一出笼便受到推崇和鼓噪,以至于无孔不入、无处不有。什么商业恶搞、网络恶搞、古典名著恶搞、历史事件恶搞、优秀人物恶搞,五花八门,泛滥成灾。
(1)上述两个材料说明了什么?(4分)
(2)“恶搞”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3)国家对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态度各是什么?(4分)

材料一:据统计,在全球最大的300家传媒企业中,144家是美国企业,80家是欧洲企业,49家是日本企业,美国及其他西方发达国家控制了便于媒体的90%.许多国家的电视节目中,美国节目占到60%-70%,有的占到80%以上,而在美国,外国节目仅占1%-2%.美国电影的总产量仅占世界电影产量的6%,而在世界电影市场的总体占有率达到80%.
材料二: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育民族精神,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育的重点。俄罗斯近年先后制定了对全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纲和法案,力求重振民族精神。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政府为主导,推崇“身土不二”,培育“韩国精神”。
材料三: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结合材料回答:
⑴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材料二、三共同说明了什么现象?
⑵当前我国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⑶你认为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表,根据《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3-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注:07年年末广义货币(即社会流通货币总量加上活期存款以及定期存款与储蓄存款)余额超过40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7%。
材料二:
2003-2007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

注:国际公认CPI警戒线为3%。
分析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3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3分)
(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搞好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各是什么?作为国民经济细胞的企业应该如何应对材料中反映的经济形势?(1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