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十面“霾”伏,用来形容2013年整体糟糕的天气再合适不过。雾霾,这个词语用自己的方式飘入寻常百姓家,成了街知巷闻的新词汇。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雾霾的严重与一些地方片面追求GDP和政绩不无关系,经济发展了却破坏了生态环境。2013年12月9日,中组部印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把中央关于不简单以GDP论英雄的要求落实到了实处,树立了政绩考核的新导向。
材料二   2014年马年春节前后,我国大部地区再次陷入雾霾天气。大年初一(1月31日 0:20)南昌PM2.5指数为999,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于污染、燃煤和汽车排放,再加上春节鞭炮燃放,空气质量严重下降。
材料三  大气污染防治正式成为各方共识,治理雾霾,也需要全民参与 、公众意识的提高。那种出门动不动就开豪车、坐私人飞机、追求“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土豪”行为也该改一改了。
(1)请运用追求真理的知识,说明材料一中改进政绩考核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有关知识谈谈治理雾霾天气的现实意义。
(3)结合材料三,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公民如何在治理雾霾中传递正能量。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4年7月,习近平在韩国首尔大学发表题为《共创中韩合作美好未来,共襄亚洲振兴繁荣伟业》的重要演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提出,倡导合作发展理念,在国际关系中践行正确义利观。“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中华民族历来主张“君子义以为质”,强调“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朴槿惠总统访华期间,在中韩商务合作论坛演讲时用汉语说“先做朋友,再做生意”,深刻诠释了以义为先、先义后利的重要思想观念。
材料二:习近平强调,两国要加强人文交流。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唯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如果说政治、经济、安全合作是推动国家关系发展的刚力,那么人文交流则是民众加强感情、沟通心灵的柔力,只有使两种力量交汇融通,才能更好推动各国已诚相待、相即相容。
(1)结合材料一,从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角度,谈谈你对中韩两国义利观的认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简述两国加强人文交流的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4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给我国文艺界吹来一股春风,习近平在座谈会上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一部好约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材料二:某省召开文艺工作者座谈会,认真学习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共商文艺发展繁荣大计。作家季宇:要使创作之树常绿,必须不断地用活水去浇灌,去滋润,而这活水的源头就是火热的生活。编剧王丽萍:我要求自己在作品里接地气又反映普通百姓生活。一句话,心里要有人民,心里要有观众!作曲家舒楠:坚持主旋律、弘扬真善美,我的旋律始终和祖国的脉搏一起跳动。影视制作公司总裁严从华:中国影视应该有传播主流价值的担当,也要学习国外影视的策划理念、制作水准、营销手段。徽京剧院副院长李龙斌:传承创新徽剧、昆曲等传统民族艺术,对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具有重要意义.
(1)结合材料一用矛盾的观点说明为什么“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
(2)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结合材料二为文艺工作者多出好作品提出建议。
(3)有人说,文艺创作离不开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在文艺创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请你说出两条具体作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打造法治经济,助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是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行政审批手续仍然繁琐,政府对经济干预过多,存在的行业垄断和市场准入的不公平都限制了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产权纠纷案件不断上升、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舫碍着民营企业的转型发展与技术升级;大多数民营企业以家族为主的管理模式使企业内部缺少制衡和监督,部分民营企业主缺乏诚信和对法律的草重信仰,也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此,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打造法治经济,对于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作用重大.
(1)概括表显示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简要说明打造法治经济对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作用。
(2)运用政府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政府如何助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单纯从现象来看,道德失范事件近年来暴露得越来越多,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道德滑坡,人们对道德失范的追问和思考,反而会更好地促进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
应如何用矛盾的观点来看待社会道德热点问题?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高考成绩”等多项具体化的高考改革措施明确被提出。回溯这轮高考改革,从2010年底开始,考试招生改革组的专家团队,先后到上海、浙江、福建等16个省市进行调研,召开了近百场座谈会,形成了16个专题、共计80万字的专题报告。2013年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制订工作再次开展,方案经过了数轮讨论,几易其稿,多方征求意见。随后,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出台,高考改革被纳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多项具体化的高考改革措施明确被提出。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出台过程体现了哪些认识论道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