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题目。(7分)
清平乐·弹琴峡题壁
纳兰性德
泠泠彻夜,谁是知音者。如梦前朝何处也,一曲边愁难写。  极天关塞云中,人随雁落西风。唤取红巾翠袖,莫教泪洒英雄。
〔注〕 ①《大清一统志·顺天府》载,“弹琴峡,在昌平州西北居庸关内,两山相峙,水流石罅,声若弹琴”。②泠泠:水流声。
这首词描写了怎样的边塞景象?有什么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词主要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小题。
唐多令
邓剡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注】邓剡,字光荐,号中斋,文天祥的同乡和朋友。本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南京)所写。
上片中“堪恨西风吹世换”一句语意双关,请简要分析。
下片中“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一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小题
金陵驿①
文天祥
草合离宫②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原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却别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①这首诗是文天祥兵败被俘后,被押送去元大都(今北京),途经金陵(今江苏南京),宿于驿站时所作。②离宫:皇帝出巡时的住所,此处指代南宋王朝。
本诗首联通过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现实?
本诗的尾联与诗人写的另一首诗《过零丁洋》的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相比,有什么异同?

请阅读下面这首小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宗白华
啊,诗从何处寻?
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
在微风里,漂来流水音
在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
“艺术起于至微。”诗意总是体现在一些富有美感的细节上。请你仿照画横线的三句诗,再寻觅三个富有诗意的细节,并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述出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注:本词写于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一句,词人是如何抒写自己愁苦之情的?


这首词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三句,被前人称为“绝佳”,试赏析其语言特色。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菩 萨 蛮
韦 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注:诗人880年在长安应举,逢黄巢起义军占领长安,逃至洛阳,后又流落到江南。
简要概括词人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江南好"?

分析"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