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7分)
一剪梅
无名氏
漠漠春阴酒半酣。风透春衫,雨透春衫。人家蚕事欲眠三。桑满筐篮,柘满筐篮。 先自离怀百不堪。樯燕呢喃,梁燕呢喃。篝灯强把锦书看。人在江南,心在江南。结合全词,分析“篝灯强把锦书看”一句中“强”字的表达效果。(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中景与情之间的关系。(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这首诗通过在谢朓楼与李云饯别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的苦闷,也流露出了的思想。诗歌开头采用的是的抒情方式,将自己心中的“弃我”、“乱我”的郁结畅快地表现出来,这恰恰体现了李白诗歌豪迈奔放的浪漫主义特色。
2、“长风万里送秋雁”这样一幅大自然的壮丽景象为什么会激起作者“对此可以酣高楼”的兴致?联系整首诗歌以及李白的生平遭遇,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下面的问题。
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作者在本诗歌中要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裴给事宅白牡丹
裴潾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古人写诗,经常运用对比手法。这首诗中,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感叹?
答: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霜天晓角·梅
范成大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有人说本词是“咏梅之作”,请简要说明自己鉴赏后的见解。
答:
阅读下面一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