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7分)
蝶恋花
[宋]范成大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①湾百转,横塘②塔近依前远。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③收新茧。
〔注〕 ①夷犹:犹豫迟疑,这里是指船行迟缓。②塔近依前远:看着前方的塔仿佛近了,其实还很远。③尝面:将已熟未割的麦穗摘取下来,揉下麦粒炒干研碎,取以尝新。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词的下片写农事,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该词写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有人说“人生几度新凉?”中的“凉”字用得妙,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答: 词中“月明多被云妨”一句意蕴颇丰,请结合本词主旨谈谈你的理解。
答:
阅读下面这首诗
甬上竹枝词 戈鲲化(清)
灵桥门近甬江隈,早把严城锁钥开。
为贩鱼鲜趋晓市,小民辛苦五更来。这首诗写的是▲(地点)▲(事情)。
请简要分析第三句中“趋”字的作用。
▲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1)(2)题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1)黄叔灿在《唐诗笺注》中称赞这首诗末句中的“寒”字甚妙,请简述“寒”字妙在何处?
答:
(2)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简析作者是如何抒发情感的。(3分)
答: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画石
刘商
苍藓千年粉绘传,坚贞一片色犹全。
哪知忽遇非常用①,不把分铢补上天!
注:①非常用:指补天的用处。《列子》曾记载女娲曾经炼五彩之石补天。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具体赏析。
答:题画诗往往是言在画中,意在画外,与画互补。既要写出画面内容,又要传达更深远的意义。那么这首诗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后边的(1)、(2)两题。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首句除交代了诗作的时间地点之外,还交代了什么?为什么欲寄家书?
(2)这是一首寄情于事的小诗,诗人主要通过什么描写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的? 试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