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横轴表示细胞周期,纵轴表示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或染色体数目变化情况,据图分析,表示有丝分裂中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依次是( )
| A.④②①③ | B.①④②③ | C.④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了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然后将它们分别加入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加入DNA的培养基中,R型细菌都转化成了S型细菌,而加入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的培养基中,R型细菌不能发生这种变化。这一现象不能说明()
A.S型细菌的性状是由DNA体现的
B.在转化过程中,S型细菌的DNA可能进入到了R型细菌细胞中
C.DNA是遗传物质
D.蛋白质和多糖在该转化实验中,起了对照作用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只含有R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RNA |
| B.只含有D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 |
| C.既有DNA又有R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
| D.既有DNA又有R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不是RNA |
用某种酶处理转化因子后,R型细菌不能再转化成S型细菌,这种酶是()
| A.蛋白酶 | B.分解多糖荚膜的酶 |
| C.DNA酶 | D.纤维素酶 |
用甲种病毒的RNA与乙种病毒的蛋白质外壳组装成一种病毒丙,以病毒丙侵染宿主细胞,在宿主细胞中产生大量子代病毒,子代病毒具有的特征是()
| A.甲种病毒的特征 | B.乙种病毒的特征 |
| C.丙种病毒的特征 | D.都不是 |
用噬菌体去感染体内含有32P的细菌,在细菌解体后含32P的是()
| A.子代噬菌体DNA | B.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
| C.子代噬菌体所有部分 | D.子代噬菌体不含32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