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育种工作者在一次重复孟德尔的杂交试验时,偶然发现了一个罕见现象:选取的高茎(DD)豌豆植株与矮茎(dd)豌豆植株杂交,得到的E全为高茎;其中有一棵F1植株自交得到的F2出现了高茎:矮茎=35:1的性状分离比。请分析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对题干中“分离现象”的解释:
①由于环境骤变如降温的影响,该F1植株可能发生了 变异,幼苗发育成为基因型是 的植株。
②该F1植株产生含该性状基因的配子所占比例为 。
③该F1自交,产生的F2基因型有 种,其比例为 。
(2)对上述解释的验证:
为验证以上的解释,理论上需要通过 实验来测定F1的基因型,即选择表现型为 的豌豆对其进行异诧授粉。预期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
哺乳动物产生的凝乳酶是一种重要的商用酶。下图是利用生物工程
技术快速生产凝乳酶的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目的基因就是控制的基因。从生物细胞中直接切取目的基
因所需的酶与切开目的基因载体的酶必须是同种限制性内切酶,这是因为
。
(2)图中的引物是RNA分子片段,由过程②设计该引物的原理依据是
。
(3)过程⑤称为。过程⑥这项技术全称为。
(4)过程⑨、⑩属于工程技术;图中包含多种生物工程技术,其中核
心工程技术是工程。
过程⑩的基本环节如下图:
酶蛋白沉淀的方法有,提纯酶的方法常用。
(5)目的基因在牛与工程菌中表达的产物是一样的,说明。
(6)分子进化速率为每改变1%氨基酸需P年, 若人和猪胰岛素同源序列,在总
共m个氨基酸中有n个氨基酸不同,则可推知人和猪的祖先在距今
年前开始分道扬镳。
下列为某家族ABO血型与某遗传疾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有些家庭
成员血型已经清楚(见标注)。已知该地区人群中基因IA频率为0.1,IB基因频
率为0.1,i基因频率为0.8;人群中患病的频率为1/10000。已知控制血型与疾
病的基因是独立分配的。(假设控制疾病与正常性状的基因是E或e)
(1)该疾病为染色体性遗传病。
(2)9号为AB型的机率为。
(3)4号的基因型是。3号与4号再生一个孩子是AB血型同时患病
的机率是。
(4)人类的血型系统有许多种。有一类血型系统有22种复等位基因(WA、WB、
WC、WD……WT),其中WA、WB、WC三种基因间为共显性关系,其他任意
两种基因间均为完全显隐性关系,如WA与WD之间为完全显隐性关系。则该
血型的表现型种类有___________种。
下图一为某植物在不同O2浓度条件下,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CO2
释放体积量变化曲线,图二为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光合作用CO2体积变化量
曲线。假定图一图二情况下,呼吸速率相同,呼吸底物全部为葡萄糖;图一中氧
气的吸收量用a表示数值,有氧与无氧呼吸共同释放的二氧化碳总量用b表示
数值。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当O2浓度为_________范围时,a=b。O2浓度为A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量的比值是_________,a与b的关系式是_________。
O2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______________。
(2)图二为氧浓度为A点时测量的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变化的速率曲线。则光
照强度为F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分别表示为_____(仅用字母a表示)。
(3)当植物从光照强度F点突然降至0,则光合作用过程中五碳化合物含量的
变化是,引起五碳化合物含量变化的原因是。
(4)除了光照强度之外,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还有
(11分)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
间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下丘脑神经细胞除
具有神经细胞的功能外,还
具有功能。
(2)人在寒冷的环境中,物质
甲即的含量会
增加,影响它所作用的靶
细胞的活动,最终造成物质
丙的含量,继而
又引起甲和乙的分泌量
,这种调节方式称为调节。
(3)严寒导致人体神经兴奋,引起肾上腺素分泌量的增多,增加产
热;同时,皮肤血管,减少散热,保持体温稳定。
(4)物质丙到达靶细胞后,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结合,将
信息传递给靶细胞,这反映出细胞膜的功能之一是能进行。
(5)研究表明物质乙是一种糖蛋白,实验小组用物质乙饲喂正常动物,并对其血
液进行检测。你认为物质甲、丙的分泌量将如何变化?。请说
明原因。
利用微生物分解玉米淀粉生产糖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有野生
菌株,但其对淀粉的转化效率低,某同学尝试对其进行改造,以获得高效菌株。
实验步骤如下:
(1)配制培养基,该培养
基的碳源应为。
(2)对培养基进行_________(消毒、灭菌);然后将接入到培养基上。
立即用适当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其目的是。
(3)在培养基配制和微生物培养过程中,除考虑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______、
______和渗透压等条件。
(4)为了鉴别是否有对淀粉的转化效率高的菌株出现,在已形成菌落的培养基中
加入碘液,观察菌落周围培养基的颜色变化和变化范围的大小。如果出现
现象,则该菌落即为所需菌株的菌落,理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