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因素.做了三个实验。相应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1、实验2均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3其他条件适宜).请分析回答:

(1)实验1,2,3中的自变量分别为             
(2)实验2结果反映,在b、c所对应的H2O2浓度范围内,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会      (填“升高”“降低”或“不影响”)过氧化氢酶的活性,be段O2产生速率不再增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3)实验1若温度升高到10℃,加过氧化氢酶的催化反应曲线斜率将    (填“增大”或“减小”):加Fe3+的催化反应曲线斜率将       (填“增大”或“减小”)。
(4)实验3的结果显示,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为     ,实验结果表明,当pH小于d或大于f时,过氧化氢的活性将永久丧失,其原因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已知小鼠毛色的棕色、灰色和白色是由两对等位基因B\b和C\c控制,尾形的弯曲与正常由等位基因T\t控制,三对基因独立遗传。研究表明,不同基因组成的配子的活性是相同的。下列是三组杂交实验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分析下列问题:

亲代
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
棕色弯曲
灰色弯曲
白色弯曲
棕色正常
灰色正常
白色正常
①棕色弯曲×棕色弯曲
18/48
6/48
8/48
9/48
3/48
4/48
②灰色弯曲×白色正常
1/2
0
0
1/2
0
0
③棕色弯曲×棕色正常
9/32
3/32
4/32
9/32
3/32
4/32

(1)①③组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2)若要鉴别出①组杂交后代棕色性状中的双杂合子,可选用上述三组亲本中的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若后代中,则该棕色性状的个体其基因型为双杂合子。
(3)根据上述实验,基因与性状的关系,除了一对基因控制一对性状,还有
(4)T\t除能控制尾型外,T基因还控制的性状,该性状是(填“显性”或“隐性”)性状。
(5)DNA分子在复制过程中可能因脱氧核苷酸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产生基因突变,这种脱氧核苷酸对的变化也可发生在非基因的片段。结合基因突变的特点,根据自然选择原理,没有亲缘关系的不同个体之间,DNA分子非基因片断脱氧核苷酸序列的差异(填“大于”或“小于”或“基本等同”)基因片断的差异。

小麦旗叶是小麦植株最顶端的一片叶子,研究表明旗叶的生长发育能显著影响小麦的产量。科学工作者对小麦旗叶的发育过程进行研究,测定其不同发育阶段净光合速率及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如下表。


发育时期
叶面积
(最大面积的%)
总叶绿素含量
(mg/g.fw)
气孔相对开放度(%)
净光合速率
(μmolCO2/m2s)
A
新叶展开前
19
---
---
-2.8
B
新叶展开中
87
1.1
5.5
1.6
C
新叶展开完成
100
2.9
81
2.7
D
新叶已成熟
100
11.1
100
5.8

注:“----”表示未测数据.
(1)B时期的净光合速率较低,推测原因可能是:①,影响光反应过程;②,影响过程。
(2)若将A、D时期的旗叶分别置于光温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A期叶肉细胞中,将开始积累_________;D期叶肉细胞叶绿体中,ATP和[H]含量将__________。
(3)与D期相比,A期合成生长素的能力;与C期相比,D期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数量明显增多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
(4)研究人员认为,在小麦的灌浆过程中,小麦胚乳中的淀粉主要由旗叶提供。请设计实验思路,验证旗叶在小麦灌浆过程中的作用:①仅为小麦提供;②检测

荧光标记是将荧光基团共价连接到蛋白质、核酸等分子上的过程,被荧光标记的分子通常可以用荧光显微镜等进行观察。在生物学研究中,可通过显微注射的方法将标记过的抗体注入细胞来检测特定的生物大分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标记特定的抗体
B.利用标记的抗体可观察活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C.利用标记的抗体研究光反应过程中H2O的光解和暗反应过程中CO2的固定和还原过程
D.利用标记的抗体可观察分泌性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

下表所列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正确的是()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A
遗传物质
拟核为DNA;细胞质为RNA
细胞核和细胞质均为DNA
B
遗传规律
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C
遗传信息表达
转录和翻译可以同时同地点进行
转录在细胞核中,翻译在细胞质中
D
变异类型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分析回答下列Ⅰ、Ⅱ题

Ⅰ罗非鱼是杂食性鱼类,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量养殖,能适应咸、淡水环境。
(l)当罗非鱼由淡水进入咸水,机体会大量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给____,促使其释放,该物质的作用是
(2)某实验基地水库中放养了一批罗非鱼。其监测数据显示,a~e段这种罗非鱼的种群数量发生了明显波动,调查发现有人在该水库中放生了大型肉食性鱼(FNE);一段时间后,罗非鱼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见图9)。图中显示,罗非鱼种群在a~b段呈型增长。据图可知,FNE进入水库后,在捕食压力下,罗非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接近
(3)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该水库出现水华现象,浮游动物和鱼类均受到影响。请用文字和箭头描述藻毒素从产毒藻逐级积累到FNE体内的途径。
Ⅱ图l表示含有目的基因D的DNA片段长度(bp即碱基对)和部分碱基序列,图2表示一种质粒的结构和部分碱基序列。现有Msp I、BamH I、Mbo I、Sma I4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它们识别的碱基序列和酶切位点分别为C↓CGG、G↓GATCC、↓GATC、CCC↓GGG。请回答下列问题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酶切点是连接两个核苷酸之间的
(2)若用限制酶Smal完全切割图1中DNA片段,产生的末端是末端,其产物长度为
(3)若图l中虚线方框内的碱基对被T-A碱基对替换,那么基因D就突变为基因d。从杂合子中分离出图1及其对应的DNA片段,用限制酶Sma Ⅰ完全切割,产物中共有 _____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
(4)若将图2中质粒和目的基因D通过同种限制酶处理后进行连接,形成重组质粒,那么应选用的限制酶是____。在导入重组质粒后,为了筛选出含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请你设计一个筛选方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