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概括20世纪的世界发展历程时,一个“新”字就能高度浓缩这个时代的特征。20世纪中有许多运动或设计都带有“新”字,如世纪之初的中国新文化运动、20年代的苏俄新经济政策等,这些都对本国或世界具有首创性和划时代的新意义。而当时更多的运动和设计虽不带有“新”字,但对整个世界却具有首创性和划时代的新意义,下列最符合这一观点的一组是
①《五国条约》 ②世界贸易组织 ③一国两制
④北美自由贸易区体制 ⑤欧元进入流通领域 ⑥上海合作组织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⑤ |
C.①②④⑤ | D.②③⑤⑥ |
《齐民要术·序》中说到:“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此段话表明
A.目的是发展商品经济 | B.反映出作者重农抑商的思想 |
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 | D.《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
法国学者维吉尔·比诺说:“当人们翻阅18世纪法国思想家、经济学家撰写的作品、游记或报刊文章时,会惊讶地发现中国的名字是如此频繁地出现,激起了那么多的赞誉之词。”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因为
A.启蒙思想家们关注中国的儒家文化和政治 | B.中国四大发明对法国启蒙运动影响巨大 |
C.西方传教士热衷于传播中国文化 | D.中法两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非常频繁 |
对该绘画有这样一段介绍:
“画家也很注重表现人间的母性美。但这种母爱带着一种对世界的胆怯心理特征,多少流露出拉斐尔内心深处的宗教情感。”“将传统的宗教题材描绘成现实生活中的理想美,称颂一般人类线性的光辉,洋溢着幸福与欢愉……”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画带有古典主义绘画的典型特征 |
B.作者渴望幸福,肯定人性,蕴含着人文主义的思想 |
C.作品还不能完全摆脱宗教束缚,带有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时代特点 |
D.作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力冲击了欧洲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
某天上学路上下雨了,同学甲说:“今天真倒霉,偏偏这时候下雨!”同学乙说:“太好了,今天不会热了!”他们看法的差异与下列谁的观点相类似资料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A.亚里士多德 | B.普罗泰格拉 | C.苏格拉底 | D.柏拉图 |
战国时期的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形成这两种不同观点的根源在于
A.阶级立场不同 | B.政治主张的分歧 |
C.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 D.社会性质的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