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表述中,材料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
材料 |
结论 |
| A |
1801年,穆罕默德·阿里借助人民起义,夺取政权。法国被迫从埃及撤兵 |
埃及从此成为独立自由的近代国家 |
| B |
1854年,佩里率舰队再次到达日本,同幕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日美亲善条约》 |
日本开始确立了“文明开化”政策 |
| C |
1922年11月,土耳其废除素丹制(王权),1924年3月,废除哈里发制(教权) |
凯末尔改革结束了土耳其政教合一的封建专制制度 |
| D |
甘地主张消除种姓制度,消灭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纷争,尽力调解教派争端 |
标志着争取国家独立的不合作运动开始 |
柏林墙的正式名称是“反法西斯防卫墙”。肯尼迪曾经评价柏林墙是“世界上第一堵不是用于抵御敌人,而是用来对付自己的百姓的墙。”下列关于柏林墙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二战中修筑柏林墙是为了对付希特勒法西斯
②柏林墙是二战后东西方冷战关系的标志性建筑
③柏林墙切断了东、西柏林之间的联系和自由往来
④1989年柏林墙被拆除,标志雅尔塔体系彻底完结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1958年9月,阿登纳与戴高乐进行首次会晤。两人的会谈公报宣布:法德“必须一劳永逸地消除以往的敌意”,强调“法德合作是欧洲建设的基础”。该公报
①揭开法德和解的序幕
②有利于欧洲的和平与发展
③为欧洲统一奠定了政治基础
④强调法德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
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 A.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
|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
|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
|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当时投赞成票的国家可能有
①阿尔巴尼亚②阿尔及利亚③巴基斯坦④日本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西方曾有报刊称:“已有不少人将周恩来喻为印度支那会议的挽救者,他已赢得了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位。”此次“印度支那会议”
| A.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
| B.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
| C.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
| D.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