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造物者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以便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将你塑造成你喜欢的形体。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牲畜;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荒诞不经,反映欧洲人早期的愚昧无知
B.反映人文主义,是研究文艺复兴的资料
C.是新教教义,有助于理解欧洲宗教改革
D.阐述理性学说,出自启蒙思想家的著作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文艺复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人把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概括为“分田在家单干”、“离土不离乡”和“离土又离乡”等三个阶段。其中“离土不离乡”为农民致富和国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它是指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D.进城务工

据19世纪晚期出版的《瀛儒杂志》记载“近来风俗日趋华靡,衣服潜移,上下无别,而沪上尤甚。洋泾浜负贩之子,猝有厚获,即御狐貉,炫耀过市,真所谓‘彼其之子,不称其服’也。”这些社会现象出现的原因包括()
①平等思想的传播②通商口岸的开设
③民主政权的建立④商品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②④

辛亥革命后兴起了“国货运动”。当时民族工商业者创国货品牌,在广告上推销自己的商品,如“大国耻,用人民的血来洗,小国耻,用五洲固本皂来洗”。“国货运动”在当时号称“文明排外”,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盲目排外,影响了学习外国
C.引起了外国武力干涉
D.强化了民众的极端民族主义

据载,明代嘉靖以后,“徽俗十三(岁)在邑,十七(岁)在天下”。康熙、乾隆年间,沿长江地域流传着“无徽不成镇”的谚语。根据该史料我们可以推断()

A.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
B.明代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基本情况
C.明代徽州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程度
D.明朝地方政府对社会风俗变化所持态度

2010年1月19日,运送八位中国维和英烈灵柩的灵车经过天安门前时,民众打出“沉痛悼念海地地震遇难的中国维和警察”横幅。中国参与海地维和行动说明当前我国()

A.一贯坚持无论大国、小国一律平等原则
B.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
D.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规则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