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年)示意图,从产业结构角度分析促进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在第④段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黑奴贸易攫取巨额财富 |
B.重化工业居主导地位 |
C.轻纺工业占主导地位 |
D.“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
1945年英国工党以其标榜为“社会主义”的竞选纲领(包括国有化,增加就业,推行社会保障等)赢得大选。对这一纲领认识正确的是()
A.外交上缓和与苏联的紧张关系 |
B.本质上超越了资本主义改良方案 |
C.手段上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
D.结果上解决了社会贫富分化问题 |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右表反映了19世纪世界贸易总额的发展趋势。对影响该现象形成的因素表述正确的是()
①两次工业革命的相继开展
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最终确立
③交通运输方式的革新进步
④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普遍建立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③ |
罗马法学家莫特斯丁称:“婚姻是一夫一妻的终身结合,神事和人事的共同关系”,查士丁尼《法学阶梯》中则提到:“婚姻或夫妻关系是男女的结合,它包括不能分开的生活的亲密交往”,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A.罗马法的核心是调整公民人身关系 |
B.罗马法追求男女关系的平等 |
C.神学思想在罗马社会影响日益衰微 |
D.罗马法有利于调整社会关系 |
1957年经济学家马寅初发表《新人口论》,主张两个(孩子)有奖,三个(孩子)确税,不让人口增殖拖经济的后腿,1958年被扣上了“经济学界的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而1979年光明日报发文肯定马寅初的人口主张,认为过去“错批一人,误增三亿”。对马寅初人口思想及对其评价认识正确的是()
A.该思想的提出是学术领域贯彻“百花齐放”方针的结果 |
B.该思想的提出不利于当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展 |
C.前者否定该思想是因为它超越脱离了中国的现实国情 |
D.后者肯定该思想得益于思想解放、纠正了“左倾”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