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共12分)
一个名出海外的中国士兵
孙迎庆
①1939年3月中旬,侵华日军调集了总计十二万人的兵力,在时任第十一军司令官的冈村宁次的指挥下,发动了南昌战役。3月20日,日军的一O一、一O六两个师团强渡修水河,中国守军阵地不支瓦解,全线溃败……
②望着眼前兵败如山倒、四处逃散的中国军队,率部追杀的日军第一O一师团步兵第一O三联队队长饭野贤十大佐大喜过望,不禁枪瘾大发。饭野向来有单枪射杀远距离活动目标的嗜好,常会即兴索枪为部下展示他“百步穿杨”的射击技能。在前一天的战斗中,他就射杀了八名中国士兵。
③ “看好了——”饭野锁定了目标,低声说。稻田大尉和几个护卫都盯住了他枪口所指的正前方。
④砰的一声枪响了。只见饭野陡然一颤,身体像从根部折断的墓碑一样沉重地向前扑倒在地。
⑤惊诧的日军官兵们立即围了上去,他们看见饭野的背心处有一个弹洞,创口很大,涌出一滩血,饭野已气绝毙命。日军官兵们非常困惑:明明是饭野手中的枪响了,子弹应该向前飞去,怎么他自己却中弹身亡了呢……迷惑之际,稻田大尉一把抓起饭野弃置于地的步枪,猛然拉开枪栓,只见枪膛内跳出的并非弹壳,而是一颗完整的子弹。稻田恍然:饭野并没有扣动扳机,枪响非他所为。夺他命的子弹是从别处飞来的,就在附近。
⑥ “是中国人打的,肯定是!”稻田说。他们举目四望,周围皆无活着的中国士兵,只有横七竖八倒在地上的中国兵尸体。稻田命令护卫们:“都去,摸一摸哪个中国兵的枪管发热!”
⑦护卫们逐个检查着,发现在饭野身后十余米处有一个倒毙的中国士兵,他手边的一支中正式步枪的枪管尚有余温。消息立即报告给稻田。稻田过去俯身摸了摸枪管,再一握这个中国兵的手腕,发觉都存余温,即肯定地说:“就是他,是他打死了联队长。”
⑧这个中国士兵身中两弹,口鼻均有鲜血淌出,已气绝。显然,当饭野一行出现在他面前时,已重伤倒地的他尚存余息,在生命的最后瞬间,他一枪击毙了饭野这个日军的大官……
⑨恼羞成怒的稻田一把扯下了这个可恨的绝杀者胸前标示身份的胸章,见上面印着“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三十二军第一四一师第七二一团”,姓名一栏里填着“强三娃”三个字,职务是“下士班长”。
⑩强三娃,这是一个真实的姓名。因事发时无国人在场,且事后无国人知晓,战乱数载,他的姓名和事迹被长久地埋没了。
⑾直到1981年,日本军事史学者外山操光先生的《陆海军将官人事总览·陆军篇》一书在日本出版,该书以原始的军档资料为依据,系统地介绍了当年日军中具有将军军衔(包括追授)的陆军军官的履历及阵亡者的具体死因,其中就有饭野贤十的一页。由此,一名日本陆军少将的死因将一名中国陆军下士的壮举引了出来,强三娃这个名字终得以在异国他乡浮出水面,漂洋过海,千里迢迢地魂归故里。
(《读者》杂志2011年第16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强三娃”的英雄事迹。
选文第④段中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为什么说“强三娃”的姓名和事迹被长久地埋没了?
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恼羞成怒的稻田一把扯下了这个可恨的绝杀者胸前标示身份的胸章……日军确认射杀饭野的是中国士兵“强三娃”的依据是什么?
到今年中日甲午战争过去了一百二十年,如今,中日两国因为钓鱼岛的归属问题分歧很大,中日邦交出现空前危机。作为一名中国学生,你有何想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德宏--一个美丽的地方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西部,国境线长503.8公里,总面积11526平方公里,总人口118万人。德宏山川秀丽,气候温和,景色宜人,物产富饶,边贸活跃,被誉为"孔雀之乡"、 "葫芦丝之乡"、"目脑纵歌之乡"……著名歌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就诞生在德宏。
德宏的自然和人文特点可以用"边、情、绿、宝"来概括:
"边"--德宏拥有瑞丽、畹町两个国家级一类口岸,章凤、盈江两个国家级二类口岸,有28个渡口、64条通道、24个乡镇、600多个村寨与缅甸相连,有中国唯一实施"境内关外"特殊监管模式的姐告边境贸易区,是中国通向南亚、东南亚最便捷的陆路通道,自古以来就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要冲。一个坝子、两个国家(中国、缅甸)、三省邦交接(中国云南省、缅甸克钦邦、掸邦)、五城市交汇(中国瑞丽、畹町,缅甸木姐、南坎、九谷),构成了独特的人文地理景观。
"情"--德宏拥有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傈僳族5个世居少数民族,多元文化在德宏交相辉映,民族风情浓郁。传统的民族节日有傣族、德昂族的泼水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节,阿昌族的阿露窝罗节,傈僳族的阔时节。大型节庆活动有中缅胞波狂欢节、勐巴娜西风情节、葫芦丝文化节、瑞丽国际珠宝文化节等,并由此获得了"2010中国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称号。
"绿"--德宏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4℃-20℃,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州森林覆盖率达62.8%。四季瓜果飘香,满目苍翠欲滴,宛如一幅醉人的绿色画卷,被誉为绿色的海洋。当北国千里冰封时,德宏依然暖意融融,是一个集康体、休闲、旅游、度假、居住、娱乐为一体的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
"宝"--德宏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处于世界南北向和西北向两大宝石成矿构造带的
北延交会部,紧邻世界著名玉石产地缅甸,汇集了各种宝石、翡翠、玛瑙、树化玉等稀世珍宝。瑞丽-盈江是资源富集带,地下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
"德昭日月,宏润千秋"。德宏将凭借"边、情、绿、宝"的神奇魅力,响彻全国,唱响世界。
1. |
本文从"边、情、绿、宝"入手,介绍了德宏哪两个方面的特点? |
2. |
文中划线句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
3. |
文中加点的词语"唯一"能否删去,为什么? |
4. |
你作为德宏这个美丽家乡的主人,应该怎样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
阅读面文章,完成第19---23题。
手:最完美的工具
手无疑是人体上最有特色的器官之一。科学家认为,手是使人能够具有高度智慧的三大重要器官之一,其余两个器官是可以感受到三维空间的眼睛和能够处理手眼传来的信息的大脑。在400万年的进化史中,人类的手逐渐演变成了大自然所能创造出的最完美的工具。
当我们的胚胎成长到5周左右时,手就已经出现了,但非常小,如同鱼的鳍一般。在随后的发育中,手指慢慢开始成长,手指之间的蹼渐渐退化。到了11周的时候,手的关节、肌肉甚至指甲都已经发育完全。所有的功能已经齐备。一个20周大的宝宝,在母亲的肚子里,已经会用幼嫩的手指给自己的耳朵挠痒了。每只手都有29块骨头,这些骨头由123条韧带联系在一起,由35条强劲的肌肉来牵引,而控制这些肌肉的是48条神经。整个手掌结构由30多条动脉以及数量众多的小血管来滋养。
无论是远古还是现代,手都象征着人与神的活动,象征着权力、创造与智慧。对手的崇拜可以在不同的文明中见到。在东方的中国和印度,人们相信手掌上的纹路就代表了一个人的命运,从中可以看出每个人的健康、财富以及爱情。而在古希腊及古罗马,手和星象学、哲学以及医学都有紧密联系。
手相不只是江湖术士的花言巧语,科学家也对此深感兴趣。最近的研究表明,手指,特别是食指和无名指的长度,与人体的健康有关联。研究表明,手指的生长和大脑的发育都是在同一时期发生的,并且都与子宫内性激素的水平有关。因此,女性的无名指往往与食指一样长或者更短,男性的无名指则往往长于食指,而左撇子的无名指通常比食指长出许多。另外,无名指长于食指还是有音乐天分的表现。对英国一个交响乐团乐手的调查表明,那些最出色的演奏家与其他人相比,无名指比食指相对要长很多。
利物浦大学的医学教授约翰·曼宁在他的著作中说,从一个人的手指上可以看出他(她)将来得乳腺癌、心脏病和孤僻症的可能性,这些疾病都可能在胚胎期形成病因,而在成年之后再发作。如果孕妇怀孕期间睾丸素水平较高,生下的孩子就更容易成为左撇子,也更容易在日后得心脏疾病或孤僻症。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世界上左撇子只占总人口的10%。同样,雌性激素水平较高的孕妇,所生的女孩食指通常短于无名指,而日后患乳腺癌的可能性也较高。
在哺乳动物中,人类的手独一无二。大拇指同其他4个手指相对的结构是人手的最大优越性,许多类人猿可以将自己的拇指和食指对合,但不能将拇指与中指、无名指以及小指对合,因为它们的手指不够柔韧。只有人类,可以自如地运用自己的手指,这是人类文化和科技进步的关键。
人类的手指十分灵敏,可以感觉到振幅只有0.00002毫米的振动。我们也习惯于在说话的同时比比划划,或者完全用手势来表达感情,有时一个温柔的爱抚胜过千言万语。原始人类曾经用全身各个部位的肢体语言进行交流,在有了口头语言之后,最初的肢体语言都逐渐被淘汰,除了手势。研究发现,在说话时做手势有助于思考、表达和记忆。在大脑的语言中枢和运动中枢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神经元联系。大脑在说话时会变得活跃的那一部分,在做手势时同样也会活跃起来。科学家还发现,大脑控制手的活动的区域,分布在运动中枢里几个不同的部位,面积达到大脑皮层的四分之一。一个简单的手的动作,例如举起一杯牛奶送到嘴边,会使大脑皮层出现特别强烈的兴奋,这一直是令神经学家不解的谜。. 科学家认为,人体最具有智慧的三大器官是、 和
. 作者在第2自然段中列举大量的数据是为了说明什么?
.相对于其它哺乳动物来说,手的优越性主要表现的哪些方面?
.从科学家对手指的研究结果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请根据这篇文章的内容,重新组织语言,用一段简洁的话来说明“手”。标题仍是“手:最完美的工具”。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朋友四型
(台湾)余光中
一个人命里不见得有太太或丈夫,但绝对不可能没有朋友。即使是荒岛上的鲁滨孙,也不免需要一个“礼拜五”。一个人不能选择父母,但是除了鲁滨孙之外,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朋友。照说选来的东西,应该符合自己的理想才对,但是事实又不尽然。你选别人,别人也选你。被选,是一种荣誉,但不一定是一件乐事。来按你门铃的人很多,岂能人人都令你“喜出望外”呢?大致说来,按铃的人可以分为下列四型。
第一型,高级而有趣。这种朋友理想是理想,只是可遇而不可求。世界上高级的人很多,有趣的人也很多,又高级又有趣的人却少之又少。高级的人使人尊敬,有趣的人使人欢喜,又高级又有趣的人,使人敬而不畏,亲而不押,交接愈久,芬芳愈醇。譬如新鲜的水果,不但甘美可口,而且富于营养,可谓一举两得。朋友是自己的镜子。一个人有了这种朋友,自己的境界也低不到哪里去。东坡先生杖履所至,几曾出现过低级而无趣的俗物?
第二型,高级而无趣。这种人大概就是古人所谓的净友,甚至畏友了。这种朋友,有的知识丰富,有的人格高超,有的呢,“品学兼优”像一个模范生,可惜美中不足,都缺乏那么一点儿幽默感,活泼不起来。你总觉得,他身上有那么一个窍没有打通,因此无法豁然恍然,具备充分的现实感,跟他交谈,既不像打球那样,你来我往,此呼彼应,也不像滚雪球那样,把一个有趣的话题愈滚愈大。精力过人的一类,只管自己发球,不管你接不接得住。消极的一类则以逸待劳,难得接你一球两球。无论对手是积极或消极,总之该你捡球,你不捡球,这场球是别想打下去的。这种畏友的遗憾,在于趣味太窄,所以跟你的“接触面”广不起来。为这种畏友捡一晚上的球,疲劳是可以想见的。这样的友谊有点像吃药,太苦了一点。
第三型,低级而有趣。这种朋友极富娱乐价值,说笑话,他最黄;说故事,他最像;消息,他最灵通;关系,他最广阔;好去处,他都去过;坏主意,他都打过。世界上任何话题他都接得下去,至于怎么接法,就不用你操心了。他的全部学问,就在不让外行人听出他没有学间、至于内行人,世界上有多少内行人呢?所以他的马脚在许多客厅和餐厅里跑来跑去,并不怎么露眼。这种人最会说话,餐桌上有了他,一定宾主尽欢,大家喝进去的美酒还不如听进去的美言那么“沁人心脾”。会议上有了他,再空洞的会议也会显得主题正确,内容充沛,没有白开。如果说,第二型的朋友拥有世界上全部的学间,独缺常识,这一型的朋友则恰恰相反,拥有世界上全部的常识,独缺学问。照说低级的人而有趣味,岂非低级趣味,你竟能与他同乐,岂非也有低级趣味之嫌?不过人性是广阔的,谁能保证自己毫无此种不良的成分呢?如果要你做鲁滨孙,你会选第三型还是第二型的朋友做“礼拜五”呢?
第四型,低级而无趣。这种朋友,跟第一型的朋友一样少,或概率相当之低。这种人当然自有一套价值标准,非但不会承认自己低级而无趣,恐怕还自以为又高级又有趣呢,然则,余不欲与之同乐矣。.作者对四类朋友进行了描绘,并阐明了自己的交友态度,按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类型 |
特点 |
作者的观点 |
高级而有趣(第一型) |
|
|
高级而无趣(第二型) |
||
低级而有趣(第三型) |
||
低级而无趣(第四型) |
.第1自然段中“来按门铃的人很多”一句中“按门铃的人”是指 。
.你怎样理解第1自然段中“被选,是一种荣誉,但不一定是一件乐事。”这句话的含义?
.作者在写第一型的朋友时,打了个比方:“譬如新鲜的水果,不但甘美可口,而且富于营养,可谓一举两得。”如果仿照为第四型的朋友打个比方,可以这样写:
。
阅读下文,完成13—17题。
故乡滋味
凸凹
这是8年前的旧事。那年,刚刚过完40岁的生日,突然生出一种莫名的思乡之情。这种感情很强烈,近乎一种烧燎,若不回故乡住上一段日子,心里难以平静下来。
于是我回了一趟老家。
到了母亲的老宅院,推开那一道柴门,母亲“哦”了一声,显出意外的喜悦,眼睛潮潮地红起来。走近母亲身边,觉得母亲很矮小,依旧是粗布衣裤,与那道柴门一个色调。多少年了,故乡仍带着那种逼人的质朴。我心里很温暖,觉得自己就是为这质朴而来。
母亲烧起柴草,煮了几穗青玉米。柴草很干,火烧得热烈。
“住几天吗?”母亲问。
我说:“当然要住几天,陪您唠一唠近20年来不曾细唠的家常。”
母亲笑一笑:“你已是老家雀了,只有老家雀才知道回窝哩。”在母亲的感觉里,我居然跟她一样老了。
青玉米煮熟了,剥了玉米的苞衣,米粒很黄。一粒一粒剥着吃,很绵软,香得和奶一样。
母亲同我一起剥玉米吃。炉膛的余火闪着黄黄的光。
我一下子找到了故乡的感觉,即黄色的温暖。
晚上,母亲问:“你到哪儿睡呢?娘就这一条土炕。”
我说:“除了娘的土炕,我哪儿都不去。”
躺在土炕上,感到这土炕就是久违了的母亲的胸怀。母亲就是在这土炕上生我的,揭开席子,肯定还能闻到老炕土上胎衣的味道。而今,母亲的儿子大了,自己也老了,却依然睡着这条土炕。土炕是故乡永恒的岁月、不变的情结吗?
这一夜,母亲睡不着,她的儿子也睡不着。母亲很想对儿子说些什么,儿子也想对母亲说些什么,却都不知道从何说起,只能清晰地听到对方的呼吸。
其实,岁月已使母子很隔膜了,却仍爱着,像呼吸,虽然有时感觉不到,却须臾不曾停止。
天亮了,我却酣然地睡沉了。睡醒来,小饭桌早已放在身边。“酒给你温好了,喝几盅吧。”母亲安然说道。
饭桌中央,果然就是那把几代人用过的黄泥酒壶。
说温酒,其实是把罐中的老酒舀到壶里去。母亲给祖父舀酒,给父亲舀酒,如今,又给她的儿子舀酒,那么,在她眼里,儿子是条有分量的汉子了。
在老家的日子,我彻底让自己放松了。每天起得很迟,睡到日上三竿。母亲从不叫醒我,开心地放任她的儿子。
“快把娘的儿子宠坏了。”我跟母亲开玩笑。
“还能宠几天呢?世道上,除了娘宠儿子,还有谁宠呢?”
听了娘的话,我心中竟生出一丝莫名的酸楚。媳妇好,爱情的后面是温柔的束缚;儿子好,伦常会把一副叫责任的担子不由分说地让你担下去;朋友好,友谊时时提醒你要保持一种无奈的却是必须的心灵对等……这一切,都美丽而忧伤,美得让人感到有些累。
吃过母亲的早酒,便是走走儿时的路,爬爬儿时的山……
路依旧,山依旧,我的感觉却大不一样了。
儿时高高的曾绊得我摔破了膝的石阶,已显得很矮很矮。
儿时深深地看一眼都眩晕的水井,也显得很浅很浅。
山路曲折悠长,我却走来走去,又走回原处。
折回母亲的柴门,看到柴门下的母亲,霜雪已浸染了大片发际。
我不禁低沉地吟了一声:“哎,故乡。”
晚上,盘腿坐在母亲的土炕上,在小饭桌上摊了几页纸,想随便写些什么。笔落下去,却写出了这么几行字:
故乡,就像母亲的手掌,虽温暖,却很小很窄。它遮不了风雨,挡不住光阴,给你的只是一些缠绵的回忆……
写到这里,我抬头看一眼熟睡的母亲,想到明天就要走了,泪水不禁热热地流下来。
(摘自《人民日报》2010年10月20日).揣摩品味语言。
⑴“故乡滋味”中“滋味”的含义是什么?
⑵请结合上下文说说文中划线句中“酸楚”所包含的情感。.文章重点叙写“我”回故乡后的哪几件事?
.根据文意,简要描述“我”眼中的“母亲”和我所见的故乡。
“母亲”:
故乡:.说说你所感受到的作者对故乡的深
情。
.文题为“故乡滋味”,而内容以写“母亲”为主,作者是如何将“母亲”与故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
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
神奇的地声
韩长代、田锟
地震到来之前,或早或晚地总会有一些异常现象发生。古今中外的例子也证明了这一点。例如,地震前发生的地光、地声,以及水位变化等。其中的地声,可以说是大自然在给人类带来灾难前向人们发出的最后警告信号。
我国史书上记载地声的例子很多。《魏书·灵征志》载:山西“雁门崎城有声如雷,自上西引十余声,声止地震”。清朝乾隆年间的《三河县志》记载1679年三河8级地震前的情景:“忽地底如鸣大炮,继以千百石炮,又四远有声,俨然十万军飒沓而至,余知为地震……”1976年8月28日,唐山大地震前五六个小时不少人也听到特别奇怪的声音。
地声的响声多种多样,这与震级的大小、距离、远近和震源的深度及地面覆盖物有关。有的像雷声、狂风怒吼声、炮声及汽车声、飞机声,还有的似撕布声、大树折断声、铅球在地板上滚动声、击鼓声等。同一次地震,各地听到的地声情况也不尽相同。
地声,同其他声音一样,也是由于振动引起的。地震前,由于地壳中岩体的脆弱部位首先发生断裂或滑擦,引起的声现象,是地震孕育过程中的一种物理现象,是一种地震先兆现象。注意观测地声,对地震预防有重大意义。
我国已有利用地声成功预测地震的先例。唐山大地震前,滦南县有位中学教师,凌晨两点钟听到隆隆的地声后,立即喊醒周围所有的人离开建筑物,到空旷地带躲避。结果,凌晨3时42分,大地震就发生了。
地震发生前,地壳岩石断裂或者滑擦,有时要经过几个小时或者几十个小时才发出声音;有时是震前几秒钟或几分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研制了无人地震监测仪,由地声接受器、放大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组成的监测系统,能采集、记录各种地声信号,再经过识别、判断、分析、综合整理后通过打印机,制成图形材料,供地震专家分析地震趋势,预报地震发生的大概时间、地点及强度。
科学家们和人民群众总结出用地声预报地震的谚语。谚语曰:“临震前,一瞬间,地声发,最常见。震级大,地声沉;震级小,地声尖。响声长,隔得远;响声短,在眼前。闻地声,宜果断;速躲避,少危险。”观测地声作出判断,采取措施,达到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
(选自《青年科学》2011年1月).什么是地声?地声有哪些神奇之
处?
.作者所要说明的事理是什么?明白这个事理对地震的预防有何意义?
.试分析文中引史料和引谚语对说明事理的不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