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A. | "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 |
B. | 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
C. | 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
D. | 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 |
“宗教改革以来的社会化潮流也使新教各派积极从事社会文化活动,参与社会改革,把建立人道主义社会秩序作为教会的神圣职责”。能够论证该观点的史实有
A.马可·波罗介绍了东方文明 | B.利玛窦传播了东西方文化 |
C.克伦威尔打败王党军队 | D.19世纪末,传教士在山东的活动 |
“可是战争结束时,战败国沙皇俄国‘不割寸土,不赔一个卢布’(尼古拉二世语),却要中国人民去接受战胜者的宰割。”为此,中国
A.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大约六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
B.失去了西北地区包括伊犁在内的七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
C.继续丧失南满铁路及其支线的权利 |
D.失去了京津地区的军事控制权 |
“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描述的古代文学成就是
A.楚辞 | B.唐诗 | C.宋词 | D.元曲 |
“人才之不足,或者归咎于科举,以为教之以课试之文章,非独不足以成天下之材,反从而困苦毁坏之。科举固非古,然观其课试之文章,则圣人之经,前代之史,道德仁义之宗,治乱兴亡得丧之故,皆粹然于其中,则其与古之所谓‘学古入官’‘学而优则仕’者何异?”能够支持上述观点的正确史实是
A.唐朝设明经科,培养了实用人才 | B.北宋设进士科,培养了人才 |
C.王安石变法中重编教科书,整顿太学 | D.明代八股取士,不利于人才培养 |
汉唐“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明代废丞相后,内阁首辅“预机务,出纳帝命,率遵祖宪,奉陈规诲,点简题奏,拟议批答,以被顾问”。与汉唐丞相不同,明代内阁首辅
①奉命拟旨,没有建议决定权②可以封驳皇帝谕旨
③不能直接插手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政务④可以直接插手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政务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