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探索历史的奥秘】
长期以来,历史学界对夏王朝存在与否颇有争议。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考古工作者通过不懈的努力,在夏文化的探索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碳十四测年数据(选样)

考古文化遗存
标本编号
标本年代(公元前)
龙山文化晚期
SA98122
2030~1965
二里头文化第一期
XSZ104
1880~1840
二里头文化第二期
ZK5253
1685~1610
二里头文化第三期
ZK5249
1610~1555
二里头文化第四期
ZK5255
1560~1529

(资料来源:《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 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
材料二 二里头早期文化层直接叠压新砦期的地层。……新砦遗址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有外濠、城墙和内濠三重防御措施,中心区的高地上发现一座东西长92.6米、南北宽14.5米的大型浅穴式建筑遗址,其性质……是祭台,此处出土了铜器残片……等高规格遗物。
--赵青春《新砦考古的回顾与展望》
请回答:
(1)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认定夏朝的起讫年代为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据此你认为材料一中哪些考古文化遗存可以成为探索夏文化的对象?
(2)据材料二指出,新砦遗址已经出现了哪些文化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砦遗址的发现对于破解夏文化之谜的价值。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考古发现的二里头文化中 心区在哪里?鉴于有关夏代文献记载极其简单,因此探索夏文化应该采用怎样的方法?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二里头文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以上三幅图片是新中国三个不同时期的票据
材料二 1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

时间
年均增长率(%)
1953~1957年
4.5
1958~1962年
4.3
1963~1965年
11.1
1966~1970年
3.9
1971~1975年
4.0
1976~1980年
5.1
1981~1985年
8.1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图一的股票与图三的股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有何不同。
(2)从材料一中图二到图三的变化,可以看出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指出材料二中两次农业总产值下降的时间并分析其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轻工业、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表

——引自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建国初期我国工业结构变化的特点。结合史实说明这一变化的必要性。
(2)分析材料二中图一到图二深圳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的深圳在改革开放30年里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哪些思想上的震撼?

20世纪70年代,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四 1987年7月1日《人民日报》关于政治制度改革试点的报道
材料二 1978年和2006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较表

年份(年)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国家财政收入(亿元)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1978
3 645
1 132
57.5
67.7
2006
218 071
39 500
35.8
43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它能够说明家庭生活水平的程度。
(1)图一中安徽小岗生产队的18位农民为什么要冒死签下这份合同?
(2)结合材料一,说明新时期的中国改革是逐步推进,不断深化的。
(3)没有解放思想,就不会有改革开放;没有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就不会得到深化。结合这一时期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年中国棉纺织厂拥有纱锭情况

企业类型
每天平均纱锭数(锭)
外商
51 664
华商
23 686

材料二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600多家,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此外,火柴、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也发展迅速。
材料三 1919年全国注册开厂数简表(单位:家)

省区
江苏
直隶
浙江
广东
山东
福建
奉天
湖北
广西
甘肃
其他省
数量
155
45
33
31
20
19
19
3
1
1
0

注:江苏含上海;直隶含北京、天津。
——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四 1912~1921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示意图

材料五 1949年全国私营工商业在全国工商业中的比例

类别
工业总产值
棉纱
棉布
面粉
卷烟
商品批发
商品零售
比例
(%)
63.2
46
40
80
80
76
73.2

(1)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中国民族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弱点。
(2)材料四反映出我国面粉业生产能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主要原因有哪些?
(3)针对材料五反映的情况,指出新中国在过渡时期对私营工商业采取了哪两大重要政策?

阅读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图三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时候的什么制度?
(2)分析图一、图二、图三变化的主要原因。
(3)你认为这三种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哪一种?简要说明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