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冲突,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体系、帝国采取“用制险塞”的隔绝固守与“导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这表现在
| A.联络月氏、北击匈奴、通婚和亲 | B.北讨匈奴、南征北战、开凿灵渠 |
| C.修筑驿道、收复河套、开发象郡 | D.修筑长城、通使西域、开辟丝路 |
为推翻清政府孙中山等人于1905年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是()
| A.自强求富 | B.变法图强 |
| C.扶清灭洋 | D.三民主义 |
1898年9月28日,“刽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颅,也砍断了所有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人们的幻想”。此前的人们幻想改良救国,他们发动了( )
| A.维新变法运动 |
| B.辛亥革命运动 |
| C.新文化运动 |
| D.洋务运动 |
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是( )
| A.奕 | B.曾国藩 |
| C.李鸿章 | D.张之洞 |
下列有关《辛丑条约》的内容中哪一项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A.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
| 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
| C.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
| 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沉痛的挽联,是人们为哀悼一位民族英雄而撰写的。这位民族英雄是( )
| A.戚继光 | B.郑成功 |
| C.林则徐 | D.邓世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