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窃为皇上筹自强之策,计万世之安,非变通旧法,无以为治。变之之法,富国为先。……闻日本索偿二万万是使我臣民上下三岁不食乃能给之。若借洋债,合以利息折扣,百年亦无偿理,是自毙之道也。与其以二万万偿日本,何如以二万万外修战备,内变法度哉!
——康有为《公车上书》
(1)材料一中“日本索偿二万万”是因为哪一场战争的失败而导致的?你认为康有为等上书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2)材料二中的“这条道路”指的是什么?为了实现中国梦一代代的中国人在不断的努力奋斗着,请问孙中山先生为了实现中国梦而走了一条怎样的道路?
(3)你的“中国梦”是什么?你认为怎样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中国梦”?

科目 历史   题型 问答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戊戌变法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苏联改革的区别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纣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
-----《史记》
材料二 “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这就是“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后来,边境空虚,犬戎东侵。周幽王急“举烽火征兵”,诸侯不至。犬戎攻破镐京,杀幽王于骊山下,西周灭亡。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商纣王是一位什么样的国君?约1046年,商朝终于灭亡,这一年发生了什么事情?
(2)有人说商朝的灭亡完全是纣王宠爱妲己造成的,你认为对吗?请说明理由。
(3)西周什么时间灭亡?材料二中后来“周幽王急举烽火征兵”,诸侯为什么不到了?
(4)商、西周灭亡的共同点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见图(1)与图(2)


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异)方,指意不同”,人君就无法维持统一。“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请回答:
(1)根据图(1)请回答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设立了哪三个官职?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2)根据图(2)请回答:图中所示路线即我国古代著名的“”,这条路线最早开辟于(朝代)。
(3)根据材料二,为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在政治上主要采取了什么措施?

阅读下列引文,并回答问题。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请回答:
(1)这首诗抒发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
(2)举出曹操为实现雄心壮志,进行的著名战役。以少胜多的战役和以多败少的战役分别是什么?
(3)赤壁之战所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4)曹操在两次战争中的不同结局,给我们哪些启示?

请阅读下列史实,回答问题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1)文中的“卫鞅”指谁?请写出他变法的时间和让他变法的人物。
(2请举出“卫鞅”变法的两个内容。
(3)你能分析一下卫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吗?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本题共18分
材料一司马迁,汉武帝时史官,42岁时开始编写《史记》。在他专心著述的时候,因得罪了汉武帝,获罪下狱,受了腐刑(宫刑)。不幸的遭遇,使司马迁受到极大的精神刺激,曾一度想一死了之,但他想起父亲的遗言,又以古人在逆境中发愤有为的事迹鼓励自己,终于以惊人的意志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并以极大的毅力完成了《史记》一书。
材料二张衡,东汉时期著名的科学家。他除了发明地动仪以外,在科学方面还有许多成就。有人却讥笑他说:你能使机轮自转,木鸟自飞,为什么自己不能飞黄腾达当大官呢?张衡说:“我绝不会为了谋求高官厚禄而去奉承权贵。君子不怕官位不高,只怕品德低下;不以俸禄不多为羞,只以知识贫乏为耻。”
(1)古人在逆境中发愤有为的事迹还有很多。你能举出一个这样的例子吗?(4分)
(2)从司马迁和张衡的身上,你得到了哪些启示?(6分)
材料三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皇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为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3)材料中的“魏王”是何人?
(4)根据材料内容,说出“魏主”的姓应改为什么姓?
(5)根据所学的知识,请你对“魏王”迁都的做法,谈谈自己的看法。(6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