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部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4分)
(1)图中A省的全称是__________________,如图所示该省的地形分布特点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字母A、B所在的地形区之间的分界线①是______________山脉;②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________________河。
(3)图中所示,A省有丰富的__________(能源)资源,这些资源从_________镇通过管道最终输送到我国的_________市,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问题,此工程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从格尔木到B生的铁路是________________,主要经过的地形区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_________________。
(5)B省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农业因地制宜应以________________业为主。
(6)下列能源资源中,B省比较丰富的_______
A.煤炭 B.石油 C.天然气 D.太阳能
(7)B省中特有的古老引水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_。
福州某中学在家乡开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⑴图中A.B两处,适合攀岩的是______处;适合漂流的是________处。①河段小河的流向大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该地区最高海拔为______米。图上测得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约为1厘米,若要在两地间修建缆车,已知比例尺为,则缆车线路长度至少________千米。
⑶结合图16,判断图15中C.D两山坡更适合修梯田的是________坡,此地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
2011年10月31日全球人口总数达到70亿。读“北半球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如果人口过多,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人口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条)
(2)从图中看出,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有亚洲的东部和南部、____,以及__________的沿海和平原地区。
(3)①地的人口密度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②处的人种主要是_______,③处的人种主要是______。
(5)④地区的居民主要使用______(语言),主要信仰的宗教是______。
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以认识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运用你学过的方法,分析AB两地的气候特征。
(1)A地降水特点是_________,气温特点是________。
(2)B地的最高气温出现在__月,降水量最少的月份是__月,描述B地的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判断A地属于_______气候, B地属于_______气候。
(4)A地气候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B地气候以_____地区分布面积最广。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世界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到高纬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的等温线平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ABCD四地中,按气温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地年平均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偏低,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世界轮廓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数字①②③④⑤⑥⑦中,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____(填数字);气候呈明显的带状分布,南北对称但是季节相反的大洲是___(填数字)。在字母ABCD中,面积最大的大洋是____(填字母)。
(2)④⑥两个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
(3)写出赤道所穿过的大洲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所示,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学说证据的是()
A.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
B.世界陆地轮廓都比较破碎 |
C.②所在大陆的凸出部分与⑥所在大陆的凹进部分几乎是吻合的 |
D.①②⑥三大洲的轮廓大致都呈倒三角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