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小组同学利用气垫导轨和光电门计时器等装置探究动能定理.
他们通过改变滑轮下端的小沙盘中啥子的质量来改变滑块所受水平方向的拉力;滑块上安有宽度为d的挡光片,实验中,用天平称出小盘和沙子的总质量为m,滑块(带挡光片)的质量为M,用最小分度为1mm的刻度尺测量出光电门1和2之间的距离x,计时器显示档光片经过光电门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
(1)用最小分度为1mm的刻度尺测量出光电门1和2之间的距离x,以下数据合理的是
A、50cm B、50.00cm
C、50.0cm D、50.000cm
(2)小组的某位同学探究得出结论的表达式为,请问在这位同学的实验操作过程中是否满足“小沙盘和沙子的总质量m远远小于滑块(带挡光片)的质量M”这个条件 _________ (填“是”或“否”).
(3)为减小实验误差可采取的方法是 _________
A、适当增大挡光片的宽度d
B、适当减小挡光片的宽度d
C、适当增大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x
D、适当减小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x.
有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的拉力FTOA、FTOB和FTOC,回答下列问题:
(1)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是________。
A.钩码的个数N1=N2=2,N3=4
B.钩码的个数N1=N3=3,N2=4
C.钩码的个数N1=N2=N3=4
D.钩码的个数N1=3,N2=4,N3=5
(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________。
A.标记结点O的位置,并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
B.量出OA、OB、OC三段绳子的长度
C.用量角器量出三段绳子之间的夹角
D.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共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刻度线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填入下列表格中。
距离 |
d1 |
d2 |
d3 |
测量值/cm |
①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公式为v2= (以d1、d2及相邻计数点间时间T来表示)代入得v2=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加速度a=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一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像皮条。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
A.两根细绳可以等长也可以不等长,适当长些误差小。 |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
D.实验时两绳夹角越大误差越小。 |
其中正确的是 。(填入相应的字母)
某同学在研究小车运动实验中,获得一条点迹清楚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秒打一个计时点,该同学选择ABCDEF六个计数点,对计数点进行测量的结果记录在图中,单位是cm,(下列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则在打下C、E这两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C= m/s,vE= m/s,
(2)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实物图上正确连线;
(2)实验中测得数据如下:
|
1 |
2 |
3 |
4 |
5 |
||
R /Ω |
1.0 |
0.8 |
0.6 |
0.4 |
0.2 |
||
U /V |
0.95 |
0.85 |
0.78 |
0.65 |
0.40 |
||
U-1 /V-1 |
1.05 |
1.18 |
1.28 |
1.54 |
2.50 |
用作图法求得电池的电动势为 ,内阻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