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三号”任务是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的第二步,“嫦娥三号”分三步实现了在月球表面平稳着陆。一、从100公里×100公里的绕月圆轨道上,通过变轨进入100公里×15公里的绕月椭圆轨道;二、着陆器在15公里高度开启发动机反推减速,进入缓慢的下降状态,到100米左右着陆器悬停,着陆器自动判断合适的着陆点;三、缓慢下降到距离月面4米高度时无初速自由下落着陆。下图是“嫦娥三号”飞行轨道示意图(悬停阶段示意图未画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嫦娥三号”在椭圆轨道上的周期小于圆轨道上的周期 |
B.“嫦娥三号”在圆轨道和椭圆轨道经过相切点时的加速度相等 |
C.着陆器在100米左右悬停时处于失重状态 |
D.着陆瞬间的速度一定小于9m/s |
一轻杆一端固定质量为m的小球,以另一端O为圆心,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则()
A.小球过最低点时,球对杆的力不一定大于球的重力 |
B.小球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是![]() |
C.小球过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一定跟小球所受重力的方向相反 |
D.小球过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可以与球所受重力方向相反,此时重力一定大于杆对球的作用力 |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A、B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当物体A被水平抛出的同时,物体B开始自由下落,图中曲线AC为物体A的运动轨迹,直线BD为物体B的运动轨迹,两轨迹相交于O点,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
A.两物体在O点时的速度相同 B.两物体在O点相遇
C.两物体在O点时的动能不相等 D.两物体在O点时重力的功率相等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两次用力拉物体,都是从静止开始,以相同的加速度移动同样的距离,第一次拉力F1的方向水平,第二次拉力F2的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α角斜向上。若在此过程中,两力的平均功率为P1和P2,则()
A.![]() |
B.![]() |
C.![]() |
D.无法判断 |
质量为m的木块被水平力F紧压在倾角为θ=60˚的固定木板上静止,如图所示。则木板对木块的作用力大小为()
A.F | B.![]() |
C.![]() |
D.![]() |
两辆游戏赛车a、b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t=0时两车都在同一计时线处,此时比赛开始。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v-t图如图所示。则哪些图对应的比赛中,有一辆赛车追上了另一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