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嫦娥三号”任务是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的第二步,“嫦娥三号”分三步实现了在月球表面平稳着陆。一、从100公里×100公里的绕月圆轨道上,通过变轨进入100公里×15公里的绕月椭圆轨道;二、着陆器在15公里高度开启发动机反推减速,进入缓慢的下降状态,到100米左右着陆器悬停,着陆器自动判断合适的着陆点;三、缓慢下降到距离月面4米高度时无初速自由下落着陆。下图是“嫦娥三号”飞行轨道示意图(悬停阶段示意图未画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嫦娥三号”在椭圆轨道上的周期小于圆轨道上的周期
B.“嫦娥三号”在圆轨道和椭圆轨道经过相切点时的加速度相等
C.着陆器在100米左右悬停时处于失重状态
D.着陆瞬间的速度一定小于9m/s
科目 物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水平方向的传送带,顺时针转动,传送带速度大小V=2m/s不变,两端A、B间距离为3m。一物块从B端以V0=4m/s滑上传送带,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g=10m/s2。物块从滑上传送带至离开传送带的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A.B.C. D.

在研究微型电动机的性能时,可采用右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当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电动机停止转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1.0A和1.0V;重新调节R,使电动机恢复正常运转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2.0A和15.0V。则当这台电动机正常运转时

A.电动机的内阻为7.5Ω
B.电动机的内阻为2.0Ω
C.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30.0W
D.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26.0W

如图,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在斜面底端A点正上方高度为10m处的O点,以5 m/s的速度水平抛出一个小球,飞行一段时间后撞在斜面上,这段飞行所用的时间为(g=10m/s2

A.2s B.s C.1s D.0.5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楞次首先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B.法拉第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C.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经典力学对宏观物体和微观物体的研究都适用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木箱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木箱内粗糙的底板上放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木块。木箱和小木块都具有一定的质量。现使木箱获得一个向左的初速度v0,则. (填选项前的字母)

A.小木块和木箱最终都将静止
B.木箱速度为零时,小木块速度为
C.最终小木块速度为,方向向左
D.木箱和小木块系统机械能最终损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