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甲乙两同学做测定木板与铁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时,设计了甲乙两种方案:

方案甲:木板固定,用弹簧秤拉动铁块,如图甲所示;
方案乙:铁块通过弹簧秤与墙连接,用手拉动木板,如图乙所示。
实验器材有:弹簧秤、木板、质量为400g的铁块、细线、质量为200g的配重若干。(
(1)上述两种方案你认为更合理的方案是     (填“甲”或“乙”)
(2)某同学在铁块上加上配重,改变铁块对木板的正压力,记录了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配重(个数)
0
1
2
3
4
弹簧秤读数/N
1.00
1.50
2.00
2.20
3.00


请根据上述数据画出铁块所受摩擦力Ff和压力FN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求出木板和铁块间动摩擦因数是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华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某处,在绳子拉力的作用下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如图所示。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的一段。如图所示,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确定出八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并用刻度尺测出了各计数点到0计数点的距离,图中所标数据的单位是cm。

(1)根据纸带提供的信息,小华同学已经计算出了打下1、2、3、4、5这五个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请你帮助他计算出打下计数点6时小车的速度(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并填入下表。

计数点
1
2
3
4
5
6
t /s
0.1
0.2
0.3
0.4
0.5
0.6
v /(m·s-1
0.358
0.400
0.440
0.485
0.530

(2)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在坐标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上表中的v、t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并作出小车运动的v- t图象。

(3)根据v- t图象可知,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是________,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6分)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按照一定的标度(标度未画出)画出的力的图示。F1、F2、F、中不是由弹簧测力计测得的力是__________(填字母)。若AO与共线,BO与F共线,则被拉伸的橡皮筋的方向应为_______(填AO或BO)。在该实验中需要记录和观察的是_________。

A.记录F1、F2、F的大小和方向
B.记录F1、F2的夹角
C.观察F1、F2的大小是否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相同
D.观察F、的大小和方向是否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相同

(12分) 现用伏安法研究热敏电阻在不同温度下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特性曲线尽可能完整。已知常温下待测热敏电阻的阻值约4~5Ω。热敏电阻Rx和温度计插入带塞的保温杯中,杯内有一定量的冷水,其他备用的仪器和器具有:盛有热水的热水瓶(图中未画出)、电源(3V、电阻可忽略)、直流电流表A(内阻约1Ω)、直流电压表V(内阻约5kΩ)、滑动变阻器R(0~20Ω)、开关K、导线若干。

(1)在图(a)中的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要求测量误差尽可能小。
(2)根据电路图,在图(b)的实物图上连线。
(3)完成接线后的主要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

A.绘出各测量温度下热敏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
B.往保温杯中加入一些热水,待温度稳定时读出温度计值;
C.重复前面步骤,测量不同温度下的数据;
D.调节滑动变阻器,快速测出几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值。

右图为包含某逻辑电路的一个简单电路图,L为小灯泡。光照射电阻R′ 时,其阻值将变得远小于R。该逻辑电路是门电路(填“与”、“或”或“非”)。当电阻R′ 受到光照时,小灯泡L将(填“发光”或“不发光”)。

某同学利用竖直上抛小球的频闪照片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频闪仪每隔0.05 s闪光一次,图中所标数据为实际距离,该同学通过计算得到不同时刻的速度如下表(当地重力加速度取9.8 m/s2,小球质量m="0." 2 kg,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由频闪照片上的数据计算t5时刻小球的速度v5="_____m/s."
(2)从t2至t5时间内,重力势能增加量ΔEp=_____J,动能减少量ΔEk="_____J." (3)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ΔEp与ΔEk近似相等,从而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由上述计算得ΔEp_____ΔEk(选项“>”“<”或“=”),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