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故液体表面存在张力 |
| B.PM2.5(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 |
| C.把很多小的单晶体放在一起,就变成了非晶体 |
| D.第二类永动机没有违反能量守恒定律 |
E.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F.分子间引力总是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
(2)一端开口的极细玻璃管开口朝下竖直立于水银槽的水银中,初始状态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为l0=62cm,系统温度27℃。因怀疑玻璃管液面上方存在空气,现从初始状态分别进行两次试验如下:
保持系统温度不变,将玻璃管竖直向上提升
(开口仍在水银槽液面以下),结果液面高度差增加
;将系统温度升到77℃,结果液面高度差减小
。已知玻璃管内粗细均匀,空气可看成理想气体,热力学零度可认为为-273℃。求:
①实际大气压为多少cmHg?
②初始状态玻璃管内的空气柱有多长?
(1)一列简谐横波在 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介质中 处的质点 沿 轴方向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 .关于这列简谐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周期为 | B. | 振幅为 |
| C. | 传播方向沿 轴正向 | D. | 传播速度为 |
(2)一赛艇停在平静的水面上,赛艇前端有一标记
离水面的高度为
,尾部下端
略高于水面;赛艇正前方离赛艇前端
处有一浮标,示意如图.一潜水员在浮标前方
处下潜到深度为
时,看到标记刚好被浮标挡住,此处看不到船尾端
;继续下潜
,恰好能看见
.求
( i)水的折射率
;
( ii)赛艇的长度
.(可用根式表示)

如图所示,放置在真空中的三棱镜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A=300,在BC的延长线上有一单色光源S,从S射出的一条光线从AC边上的D点(图中未标出)处射入棱镜中,经三棱镜折射后垂直于AB边射出.若S、D两点的距离为d,且光从光源S到D点的传播时间跟光在三棱镜中传播的时间相等.已知该三棱镜的折射率为
。求:
①光线SD射到AC边上的入射角为 ;
②入射点D到顶点A的距离。
如图所示,直角玻璃三棱镜置于空气中,已知∠A=60°,∠C=90°,一束极细的光于AC边的中点垂直AC面入射,AC=2a,棱镜的折射率为n=
。
①作出光在棱镜内传播到第一次射入空气的光路图;
②求出光在棱镜内第一次射入空气时的折射角。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故液体表面存在张力 |
| B.PM2.5(指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 |
| C.把很多小的单晶体放在一起,就变成了非晶体 |
| D.第二类永动机没有违反能量守恒定律 |
E.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F.分子间引力总是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
(2)一端开口的极细玻璃管开口朝下竖直立于水银槽的水银中,初始状态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为l0=62cm,系统温度27℃。因怀疑玻璃管液面上方存在空气,现从初始状态分别进行两次试验如下:
保持系统温度不变,将玻璃管竖直向上提升
(开口仍在水银槽液面以下),结果液面高度差增加
;将系统温度升到77℃,结果液面高度差减小
。已知玻璃管内粗细均匀,空气可看成理想气体,热力学零度可认为为-273℃。求:
①实际大气压为多少cmHg?
②初始状态玻璃管内的空气柱有多长?
如图l所示,导热性能良好的气缸放置在水平平台上,活塞质量为10 kg,横截面积50 cm2,厚度l cm,气缸全长25 cm,气缸质量20 kg,大气压强为1×105Pa,当温度为17℃时,活塞封闭的气柱长10 cm。现在用一条细绳一端连接在活塞上,另一端通过两个光滑的定滑轮后连接在一个小桶上,如图2所示。开始时活塞静止。现不断向小桶中添加细沙,使活塞缓慢向上移动(g取l0m/s2) 
①通过计算判断气缸能否离开台面。
②活塞缓慢向上移动过程中,气缸内气体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气体的内能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