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美日信息消费状况(单位:美元)

《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指出:我国信息消费面临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有待提升、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弱、市场准入门槛高、配套设施政策不健全、行业壁垒严重、体制机制不适应等问题,亟须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材料二 《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互联网新兴媒体建设,实施网络文化信息内容建设。但当前互联网上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活动猖獗,网络谣言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害,不仅严重侵害了公民切身利益,也严重扰乱网络公共秩序,直接危害社会稳定,广大群众强烈呼吁整治网络乱象。为回应群众关切,公安部根据广大人民群众举报的线索,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集中开展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1)材料一中的图蕴含了哪些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中的问题,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
明怎样发展信息消费。
(2)结合材料二,说明全国公安机关为什么要开展集中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
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劳动者求职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农村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1981—2013年我国农村人均收入变化情况(单位:元)


1981年
1991年
2000年
2010年
2013年
人均收入
223.44
708.55
2253.42
5919
8896

图:2000—2013年农民收入结构变化情况

材料二:调查显示:2012年青壮年进城务工经商占农村劳动力的48.76%;从事农业经营多是中老年和妇女;从事种植业收入仅占农民总收入的26.6%,成为“兼业”。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家庭承包经营的局限日益呈现:农业生产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农民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低。很多地方的农民开始探索:明确农村土地所有权、在稳定农户土地承包权基础上,流转放活土地经济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顺应农民期盼,党中央出台措施,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民股份合作,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运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农村改革的基本特点及意义。
(3)结合材料二,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有关知识,分析党的农村政策调整的哲学依据。

站在历史的新高点,中国打造民族复兴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设立国家公祭日,就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一切罔顾侵略战争历史的态度和美化侵略战争性质的言论,都是对人类和平和正义的危害。
2014年12月13日是我国首个国家公祭日。为铭记历史,全国各地举行了升旗仪式、和平法会、烛光祭等形式的悼念活动。活动凝聚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共同精神信仰,勉励国人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
材料二:“一带一路”打开“筑梦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2014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发表演讲时表示:为了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功能的角度,阐述开展公祭活动会对当代国人产生怎样的价值引领。
(2)结合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的演讲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经济要适应新常态这一重要表述发表以后,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2013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4年上半年这一比例升至46.6%;同时,消费需求逐渐成为需求主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投资。
材料二:“新常态”定义了当下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新常态主要有四个特征:中高速,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7% - 8%的中高速增长;优结构,经济结构发生全面、深刻的变化,不断优化升级;新动力,中目经济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多挑战,面临新的挑战,如:产能过剩、要素价格上升、创新能力不足、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严重等。
材料三:《人民日报》头版连发5篇评论员文章,从“新”、“严”、“实”、“廉”、“清”五方面概括党内生活“新常态”的特点。文章写道,制度更加严格、行动更加务实、作风更加廉洁、干部更敢担当,正逐步成为党内生活的新常态。文章指出,严肃党内生活,绝非权宜之计,而是治本之策,如何改作风?文章提出6方面要求:落实一个“严”字,狠抓一个“实”字,突出一个“廉”字,崇尚一个“清”字,倡导一个“敢”字,牢记一个“党”字。
(1)解读材料一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应如何适应“新常态”?
(3)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营造党内生活“新常态”的意义。

“一带一路”战略和“互联网”计划是优化我国经济结构的两项重大战略决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互联网+”成为今年两会的热词,政府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1)联系材料一,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的依据。
材料二:“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是借用古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提出的战略倡议。“一带一路”经济带涉及国家众多,在历史传统、民族宗教、语言文化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带一路”建设必须夯实文化基础,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如何让文化助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是商品知识性,高增值性和低能耗、低污染的新型高端服务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7-2014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及占GDP的比重变化图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
材料二:为加快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发展,S市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发展的措施: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健全鼓励创新、创意和设计激励机制;加大人才政策扶持力度,实施文化创意和设计人才扶持计划;壮大市场主体,推动优势企业加强产业联系,打造跨界融合的产业集团;培育市场需求,推动转变消费观念,扩大文化消费规模等。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S市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发展的合理性。
材料三:近来来,我国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飞速发展,但又存在以下问题: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的行政审批程序复杂,管理部门职责不明确,市场准入门槛高;文化创意和设计的相关法律发展滞后,知识产权,创意权属保护体系不够完善,侵权现象严重;文化创意和设计产业得到国家资本扶持条件苛刻,企业融资困难;小微文化创意和设计企业缺乏品牌推广和媒体宣传资源,制约文化创意和设计产业的发展。
(3)依据材料三,运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知识,说明我国应怎样推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的健康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