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 “微信、微博”可以充分实现人民直接参与经济、政治社会活动。这些活动主要表现在沟通、对话的双向性,包括公民之间、朋友之间沟通交流的平等性、畅通性;通过“微信、微博”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具有真实性和自由度。它为社会公众参与体制内民主拓宽了渠道,创新了形式。但是,作为一个信息平台,在提供一些真实、有效信息的同时,还会掺杂许多谣言。谣言可能会误导公众,使公众为谣言所左右,导致政治判断和评价发生偏差。“微信、微博”因此存在不同程度的虚假性、欺骗性。另外,在微信中经常蔓延的“情绪式民主”,由于失真、过滥的信息煽动起的公众情绪所制造的肤浅的、虚假的民主,可能让决策者在人声鼎沸的公众情绪面前无法保持理性,极大地影响社会公平公正以及行政决策的效率。
(1) 结合材料,从文化与政治的关系角度说明“微信、微博”的积极意义。
(2)有人说:“谣言倒逼真相,”请运用唯物论的方法论说明决策者对待“微信微博”应持有的正确态度。
人民币的供应和发行怎样才是适当的呢?针对人民币的发行问题,甲乙两同学展开了讨论:
——甲同学认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资金不足,人民币是我国政府发行的,所以只要通过多发行人民币来解决就行了。
——乙同学认为:人民币发行多了会引起通货膨胀,所以人民币发行越少越好。
请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简要分析上述两位同学的观点。
2012年2月11日,记着从京津沪渝创业产业协会获悉,为了进一步交流各自的文化产业发展思路,京、津、沪、渝四个直辖市纷纷拿出2012年文化产业发展举措。以北京为例,总体规划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具体措施有:第一,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加快推进文化理念创新、管理创新、政策创新,促进首都文化资源整合,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组建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设立文化创新发展专项资金,每年统筹100亿元支持文化创新和重大文化项目发展。第二,到2020年将建50各演艺集聚区。北京东城区和西城区公布演艺区规划,宣布打造首都核心演艺区。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说明“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思路”中蕴含的哲学思想。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2011年4月,中国共产党政治局会议讨论决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重点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这是我党对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中共中央同时决定:成立党的文件起草组,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了民主党派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对《决定》作出325处修改。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我党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同时指出,我们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生活新期待,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我党坚持上述做法的依据。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一些国家先后陷入经济持续下滑、失业率大幅上升的困境。为提振经济、摆脱危机,2012年各国政府纷纷采取经济干预措施,加强对市场经济的调控。
材料二A市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当地中小企业曾凭借劳动密集型生产的比较优势蓬勃发展。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该市企业面临着生产要素成本攀升,低附加值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的挑战。为帮助企业摆脱困境,当地政府采取一系列优惠措施,改善投资环境,组织劳动力培训,通过财政作用激励产业转移,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自主品牌,努力实现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的发展方式的转变。
(1)结合材料一,运用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等知识,简述各国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的理论依据。
(2)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对A市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16分)目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阅读下列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与2012年我国大学生就业数据比较
年份 |
毕业生总人数 |
当期就业人数 |
自主创新比例 |
2011年 |
695万 |
471万 |
2.2% |
2012年 |
759万 |
657万 |
13.6% |
材料二 201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了759万,是近年来的最高值。而目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又使许多企业减少了新增的岗位,这使得我国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指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拓宽就业门路,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1)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解决就业问题?(8分)
(2)请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几点合理化建议。(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