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高中生上学、放学仍由家长接送。针对这种现象,请拟写赞成者与质疑者的不同看法。要求:赞成者需说出两点理由,使用陈述句;质疑者要针对赞成者的话表述,使用反问句。(4分)
赞成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30个字)
质疑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超过30个字)
依据下面语句,在其下的横线上仿写两句,要求三句话语意互相关联。
种子如果害怕遭遇泥土埋没,就可能永远难以体味嫩芽破土而出时的那一种惊心动魄。
,;,。
日前,山东省教育厅规定,见义勇为受政府表彰的,可降20分向高校投档。这一消息在教育微博上发布后立即引发了争议,不少人认为此举是在鼓励未成年人冒险。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跟帖简要评论。要求观点鲜明,用语得体,表达流畅,言之有理。(80字以内,5分)
澳大利亚的约翰·库缇斯自小就失去双腿,后来他学会了用手走路,并于1994年获得了全国残疾人网球赛冠军。在一次演讲中,约翰问现场的听众:“你们之中,有多少人不喜欢自己的鞋子?”看到听众中有许多人举起了手,约翰的语气变得严肃,他缓缓地举起手上的红色橡胶手套,说:“?”顿时会场变得异常安静。
请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句子,使其符合语境,语意连贯。(不超过30字,4分)
根据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用一句话概括其观点。(不超过15字,3分)
武汉实行教师轮岗制,规定中小学教师在同一学校任教不得超过6年,以遏制择校风。通过人员交流,让名校的先进理念和教学方法影响更多的学校,惠及更多孩子,的确是件好事,但其难度也不容忽视。首先,稳定的师资力量更有利于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发展,哪个学校会轻易把好老师交流出去?其次,名校与普通学校在硬件设施、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各学校之间的财政拨付也不一样,这些都难以在一朝一夕拉平,一纸规定能否扭转择校风,实在令人捏把汗。
只有建立长效的成长呵护和利益保障机制,让交流出去的教师在经济利益上尝到甜头,业务提高上看到希望,职业发展上能有奔头,这样教育均衡发展战略才有希望真正落实,择校之风才能最终得到遏制。但就目前情况看,做到这样希望不大。
请对材料中《公民建议书》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5分)
2011年12月8日,全国妇联宣传部、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发布调查报告,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的新生代进城务工者不希望被称“农民工”,依然认为自己是“农民工”的,只占14%。
近日,八位学者、律师联合向国务院寄出《公民建议书》,认为“农民工”称谓存在歧视成分。提请国务院在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及政府行文中变更“农民工”称谓,以改变外来务工者受歧视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