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农作物桔杆在生产实践中具有多种用途。在特定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的催化下,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分解为葡萄糖,经发酵后形成乙醇,再加工即可制成燃料乙醇,减少了人类生活对石油资源的依赖。请分析回答:
(1)欲从土壤中分离获取上述特定微生物.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_________法进行接种。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刚果红染料,若观察到_________即可初步筛选到目的菌.
(2)某研究人员经上述培养获得了三种微生物(甲、乙、丙),现通过如下实验比较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纤维素酶的活性大小.
①将甲、乙、丙三种微生物经离心等方法处理后,制成酶浓度相同的纤维素酶提取液,取等体积的三种提取液分别与等量的纤维素悬浮液混合,在相同且适宜的pH和温度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
②利用_________试剂检测产物中的葡萄糖,并通过比较颜色深浅程度判断酶活性的大小。
③实验结果如下:

注:“+”越多,颜色越深
由表分析,产生酶活性最强的微生物是_________。
(3)农作物秸秆除用于生产燃料乙醇外,还可用于培育蘑菇和生产沼气等。下图为某生态农场的部分结构模式图.

水稻、杂草在此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_________。输入到鸭体内的能量除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外,还用于鸭自身的_________等生命活动。在农业生产上,将蘑菇房与蔬菜大棚连通可提高蔬菜产量,增产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
(4)对农作物秸秆的充分利用可促进生态系统中物质在_________之间不断地循环往返,同时合理调整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有效缓解了燃烧秸秆造成的污染和浪费。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利用生物净化原理治理环境污染 生态城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观察下列蛋白质合成示意图,回答问题:(注:甲为甲硫氨酸,丙为丙氨酸)

(1)图中①是,②是,③是
(2)丙氨酸的密码子是,在DNA分子中不转录此密码的链上相应的三个碱基的顺序是
(3)下列物质不是经该过程合成的是

A.唾液淀粉酶 B.性激素 C.胰岛素 D.抗体

(4)若图中④最终形成后含174个组成单位,则③中至少含个碱基。

下图表示某种农作物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育出 ④、⑤、⑥3个品种的过程。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用①和②所通过I和II方法培育⑤分别称______和____,其培育出⑤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
(2)由③培育出④的常用方法III是_____________,由④培育成⑤品种所用的试剂是_____,通过Ⅲ和Ⅴ过程培育⑤品种的育种方法叫,其优点是
(3)由③培育形成的⑥属于____倍体。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请回答下列有关胚胎工程和生态工程的相关问题:
(1)雌性排卵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尚未完成,此时卵子处于卵母细胞阶段。当该细胞发育至减数第二次分裂期时,才具备受精能力。若在卵细胞膜和透明带之间看到两个极体,则表明过程已发生。
(2)若某对夫妇结婚后发现妻子双侧输卵管堵塞,无奈需进行试管婴儿技术,该技术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2015年3月,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引发全国人民对雾霾的关注和讨论,而山西作为产煤大省,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请问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的关键在于____________,具体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举例说明,任答两种)利用了的生态工程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近年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全民关注美食的热潮,其中多次讲述了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的美味食品。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果醋制作时,运用醋酸菌在供应______和糖源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在糖源不充足时,也可以利用酒精生成醋酸,请写出该过程的化学反应式:______。
(2)腐乳制作的流程是: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用盐腌制时,应注意控制________;配制卤汤时,要使卤汤中酒的含量控制在________%左右。
(3)制作泡菜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蔬菜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在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_____色染料。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稻鱼共生系统”中,鲤鱼通过冲撞稻秧,导致稻飞虱落入水中并食之。水稻在给鲤鱼提供食物(水稻叶片)的同时,还能够抵挡烈日照射,降低表层水温。
材料二:科研人员对稻鱼系统、水稻单种系统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

处理
调查农户(户)
农药投入
(kg·hm-2
农药使用次数(次)
水稻产量(kg·hm-2
鱼产量(kg·hm-2
稻鱼系统
123
7.36
3.1
6364.51
438.34
水稻单种
111
10.49
6.5
6458.66

(1)在该“稻鱼共生系统”中,信息传递体现在之间,水稻的功能是,鲤鱼与稻飞虱的关系为
(2)在该“稻鱼共生系统”中可形成简单食物网,鲤鱼食物中,水稻由原来的2/5调整为1/3,稻池中鲤鱼数量将变为原来的%(传递效率按20%算,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有效数字)。
(3)材料二中,稻鱼系统与水稻单种系统相比,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分别表现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