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酵母菌是高中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材料。以下是某生物兴趣小组以酵母菌为材料开展的相关实验研究装置,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选用A、B、C装置探究酵母菌有氧呼吸方式时的装置顺序是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利用E装置探究酵母菌呼吸类型,若在实验过程中液滴向左移,(不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则说明此装置中酵母菌肯定发生了        呼吸。
(3)选用D装置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①用D装置培养酵母菌时,通常将橡皮塞换为棉花塞,目的是          
②培养后期稀释100倍后按照五点取样法计数,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的五个中方格中共有酵母菌120个。同时兴趣小组同学取一定量培养液用台盼蓝对酵母进行染色,并取样多次镜检获得结果如下:

则培养液中活酵母菌的密度为            个/毫升。
(4)F是固定化酵母菌的实验装置,F装置中的X溶液是               。制备形成的凝胶球通常还需置于无菌水中进行清洗,目的是                       
(5)G是利用固定的酵母菌进行发酵的装置,其中的葡萄糖除了作为酵母菌发酵的原料以外,还具有            作用。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群落的主要类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群中有若干种遗传病是由于苯丙氨酸的代谢缺陷所导致,人体内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如右图所示。

(1)出现右图各种代谢缺陷的根本原因是 ,这也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 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2)下图为在实验室中进行的相关模拟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①图中甲、乙模拟实验模拟的过程分别是
②图中乙过程要顺利进行,还需向试管中加入的物质或细胞结构有
③人们通过研究发现,有些抗生素通过阻断细菌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繁殖。现发现一种新型抗生素,请你根据上述模拟实验的方法探究这种抗生素能否阻断细菌DNA和人体DNA的转录过程。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A、B、C、D 4支试管,各加入足量的ATP、核糖核苷酸、相关的酶的混合溶液。
第二步:向A试管滴加适量一定浓度的抗生素水溶液,B试管中滴加等量的蒸馏水,同时A、B试管中加入等量相同的细菌DNA;向C试管滴加适量一定浓度的抗生素水溶液,D试管中滴加等量的蒸馏水,同时C、D试管中加入等量相同的人体DNA
第三步:把A、B、C、D 4支试管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4支试管中有无RNA生成。
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实验结论:
该实验有可能会出现 种实验结果,如果出现 ,则说明该抗生素只阻断细菌DNA的转录,不阻断人体DNA的转录。

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下图表示真核细胞中4种生物膜上发生的化学变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不需要酶催化的是图 所示的化学反应,据此可以判断该膜是 膜。
(2)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 期会发生图②所示的化学反应;能够催化图①所示的化学反应的酶是
(3)上述4种化学变化 (是/否)都能发生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
(4)影响③④所示反应的主要环境因素分别是 。③④膜上除了能产生图示所示物质外,还均能产生

保卫细胞的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引起气孔开闭。为了探究影响气孔开闭的因素,研究者预实验的分组和实验结果如下:
(l)实验分组:
甲组:蚕豆叶片+ l00mLpH 为7的KCI溶液+太阳光照
乙组:蚕豆叶片十 l00mLpH 为7的KCI溶液十黑暗处理
丙组:蚕豆叶片十 100mL pH 为4. 5的KCI溶液+太阳光照
丁组:蚕豆叶片十 l00mL pH 为7的NaCI 溶液+太阳光照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
(2)制片观察每组烧杯中叶片的下表皮的气孔开闭情况,结果记录如下表:

(l)该预实验的自变量为
(2)与气孔的开闭调节过程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
(3)为进一步探究 Na+和Ca+对豌豆叶片气孔开放的复合影响,请补充设计思路。
①在上面实验的基础上,再取三个烧杯编号,分别加入
和蒸馏水。
②在 处理的同一蚕豆叶上撕取下表皮若干,分别置于上述三个烧杯中。
③将烧杯置于适宜光照和 pH 条件下照光 4h 左右。
,记录并统计实验结果。

下图中,曲线Ⅰ、Ⅱ、Ⅲ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其未来种群数量变化三种可能的情况。

(1)图中曲线 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的破坏程度较轻。当曲线Ⅲ趋近于零时,对该动物种群已不宜采取 保护的措施。图中阴影部分可能引起该种群的 发生变化,进而导致生物进化。
(2)若图中物种处于最高营养级,当其数量下降,且其他条件不变时,流向该营养级其他物种的能量会 ;处于该营养级物种的种间关系是
(3)若图中物种为食草动物,当看到青草明显减少时,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地,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的功能。

下列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问题。请回答:
(1)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对植物向光性现象解释有三种观点。
观点一:单侧光导致了生长素由向光侧转移到了背光侧;
观点二:单侧光导致向光侧生长素分解;
观点三:单侧光导致向光侧产生了抑制生长的物质。
(1)某生物小组为探究植物向光性的机理,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左边装置放于暗处,右边装置用单侧光处理,通过对A、B、C、D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分析,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

如果A=B=C=D,则支持
如果D>A=B>C,则支持
如果A=B=D>C,则支持
(2)为探究赤霉素的某一生理作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器材: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表面未经消毒的辣椒种子200粒、蒸馏水、脱脂棉、培养皿、恒温箱等。
实验目的:验证赤霉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
实验程序:种子消毒→浸种→分组→恒温培养→观察记录。根据某次实验的观察得到以下记录:


第2天
第4天
第6天
第8天
第10天
第12天
第14天
实验组
10%
50%
90%
97%
97%
97%
97%
对照组
0%
10%
50%
70%
80%
90%
97%

回答问题:
①本实验设计方案中自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实验设计方案应记录什么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据表格中数据记录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