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如右图)。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国内外媒体、学者普遍认为此次会议是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新一轮改革的“方向标”。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三中全会”

时间
三中全会
              决策
1978年12月18日—22日
十一届三中全会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确立邓小平为核心的党领导集体。
1984年10月20日
十二届三中全会
标志着改革由农村走向城市,确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88年9月26日—30日
十三届三中全会
适逢新旧两种体制转换,因此治理和整顿了经济秩序。
1993年11月11日—14日
十四届三中全会
提出国企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998年10月12日—14日
十五届三中全会
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
2003年10月11日—14日
十六届三中全会
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新的思路和举措。
2008年10月9日-12日
十七届三中全会
通过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完善土地流转,激活农村金融。
2013年11月9日—12日
十八届三中全会
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383“改革方案。

(1)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哪些重大决策?十二届三中标志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其中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2)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国企改革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结合教材简要说明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2个特征即可)。
(3)从十五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策来看,我国改革的着重体现在农业、科技等民生问题上,由此简要说明我国改革的立足的点什么?为什么说十八届三中全会是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新一轮改革的“方向标”?

科目 历史   题型 问答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苏联改革的区别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二:“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口号是在哪一事件中提出来的?这一事件的发源地在哪?根据这些口号,你认为当时中国社会的性质是什么?
(2)材料一中的要求惩办的卖国贼指哪些人?和约指什么和约?
(3)从材料二中看,6月以后,该事件的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
(4)这一事件的对中国历史最重大的影响是什么?

(10分)未经议会批准,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会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1)材料中文件是由何时哪一机构通过的?目的是什么?
(2)通过该文件,英国建立了什么样的政治制度?
(3)实行这一制度的国家在今天的世界上仍有很多,请你再举出1个例子。

西方历史学家认为:14到16世纪 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人和世界被发现”分别是指当时欧洲的什么事件?
(2)“人被发现”这一件事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请你例举推动这一事件发展的人物和作品?(涉及一点即可)
(3)导致“世界被发现”这一事件的原因是什么?当时发现的新大陆指的是什么地方?这个事件对世界产生的积极的影响是什么?

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中国在近代是如何一步一步进入半殖民地社会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