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
风流子(初春)
秦观
东风吹碧草,年华换、行客老沧洲。见梅吐旧英,柳摇新绿,恼人春色,还上枝头。寸心乱,北随云黯黯,东逐水悠悠。斜日半山,暝烟两岸,数声横笛,一叶扁舟。    
青门同携手,前欢记、浑似梦里扬州。谁念断肠南陌,回首西楼。算天长地久,有时有尽,奈何绵绵,此恨难休。拟待倩人说与,生怕人愁。
【注】绍圣元年(1094)春,时年四十六岁的秦观在由汴京被贬谪往杭州的途中创作了此首词,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于此词调牌下题目作《初春》。
结合词的上阕内容,分析词句表达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5分)
清朝黄苏在《蓼园词选》中评论词句“算天长地久,有时有尽,奈何绵绵,此恨难休”时说“情致浓深,声调清越,回环洛诵,真能奕奕动人者矣”,结合词句对此评论加以赏析。(6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霜天晓角 题采石蛾眉亭
韩元吉①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注:①韩元吉,南宋词人,宋室南渡后,寓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
(2分)请在下面的横线上补上恰当的内容。
韩元吉的词风与辛弃疾很接近:雄浑、豪放。我们在高中阶段曾学过辛弃疾的《》;韩元吉词“试问谪仙何处”中的“谪仙”是指唐代诗人
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小令,作者将夹江对峙的二梁山比为“两蛾”。请根据上下文简析“天际两蛾凝黛”中“凝”字运用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虚实结合是这首词的特色,请就这一特点赏析“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鹊桥仙(陆游)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渔翁(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陆游《鹊桥仙》中的“渔夫”和柳宗元《渔翁》中“渔翁”的形象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和“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两句都是写渔父的生活,但表现手法不同,试作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霜天晓角 题采石蛾眉亭
韩元吉①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注:①韩元吉,南宋词人,宋室南渡后,寓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
(2分)请在下面的横线上补上恰当的内容。
韩元吉的词风与辛弃疾很接近:雄浑、豪放。我们在高中阶段曾学过辛弃疾的《》;韩元吉词“试问谪仙何处”中的“谪仙”是指唐代诗人
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小令,作者将夹江对峙的二梁山比为“两蛾”。请根据上下文简析“天际两蛾凝黛”中“凝”字运用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虚实结合是这首词的特色,请就这一特点赏析“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①
黄庭坚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注:①此词为黄庭坚被贬至地处西南的边地宜州后所作。
(1)这首词写梅花很有层次,请结合上阕简要分析。
(2)作者“老尽少年心”了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词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谈谈你的理解。
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本诗有一处成功的细节描写,正体现了王安石的评价。请你找出来,并作简要的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