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6分)   
[双调]水仙子•寻梅
乔 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①,树头树底孤山②上。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③。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注l①两履霜:一双鞋沾满了白霜。②孤山;位于杭州西湖之中北宋著名诗人林逋曾隐居于此,赏梅养鹤。③缟袂绡裳:缟袂:素绢的衣袖。绡裳:薄绸的下衣。
“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这两句写出梅花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
结合全曲,简要分析作者情感的变化。(3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后面题。
减字木兰花(秦观)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减字木兰花 (蒋氏女
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
飞鸿过也,万结愁肠无昼夜。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
注:①篆香:指盘香和缭绕的香烟。②蒋氏女,蒋兴祖之女。靖康年间金兵南侵时,蒋兴祖奋勇抵抗,壮烈殉国,其女为金贼掳去,北去途中题此词于雄州驿。
请指出蒋词中“辘辘车声如水去”的修辞手法,并作简要赏析。
简析两首词中“飞鸿”的意象各自蕴含了词人怎样的愁绪。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两首诗分别表现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两首诗在写法上有其共同点,那就是“无理而妙”——看似无理,却自是妙语。请分别指出两首诗中无理而妙的诗句,并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一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绮怀(十五)
黄景仁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注】①黄景仁年轻时曾同自己的表妹两情相悦,《绮怀》组诗16首,即追忆此事。②红墙:指女子居所。
第一联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请联系全诗分析三、四联在写法上的特点。

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桂州腊夜
戎昱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注:赊:长、远。 漏:古时滴水计时的工具。
(1)颔联中,“寒”字表意极佳,请加以赏析。
(2)颈联写景角度有怎样的变化?并简析其作用。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尾联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
晓行
张问陶
人语梦频惊,辕铃动晓征。飞沙沉露气,残月带鸡声。
客路逾千里,归心折五更。回怜江上宅,星汉近平明。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由汉阳入帝都途中作。②折:萦绕。
(1)本诗描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诗歌第二联“飞沙沉露气,残月带鸡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