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文字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有了汉字,中华民族才有了辉煌璀璨的唐诗宋词元曲汉章,才有了汪洋恣肆、或奔放或内敛的书法艺术,才有了记载正朔交替、王朝变迁的百家史册;有了汉字,中华民族的文化魂魄才有所寄托与依归,数千年的文明才得以薪火相传。然而,随着敲击键盘的速度越来越快,汉字书写的水平却越来越退化,提笔忘字甚至错别字频现已是寻常事。2013年央视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收视率飙超《中国好声音》,荣登微博话题榜榜首。很多似乎惯常的汉字让观众连连出错,那些佶屈聱牙的字词让人们骇然发现,自己似乎早已远离了传统。
(1)汉字展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
(2)简述中华文化的影响,结合材料阐明举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意义。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企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人才的竞争。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马云认为优秀人才要具备以下特征:①善于从失败的经历中学习;②靠团队打天下,而不是靠个人英雄主义;③永不放弃;④讲真话,做实事。
(1)请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说明马云所说的人才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材料二:知识经济时代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信息爆炸的时代,新技术、新信息层出不穷,一个人只有不断学习和进取,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知识经济时代还崇尚创新,要求人具有创造力,创造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在创造中体现自己的价值。
(2)结合材料二,运用九年级相关知识,谈谈青少年应如何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需求的挑战。

实践探究题,共10分
材料一:2013年9月,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
材料二: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APEC峰会上宣布,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合作等有关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
材料三: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战略有近60个国家参与支持。这意味着,在欧亚大陆上至少有一半的国家已经明确表示愿意参与, “一带一路”战略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1)试探究我国如何才能实施好“一带一路”战略?
(2)传承丝绸之路友谊,弘扬丝绸之路精神,作为中学生,你打算怎样做

材料一:河南省政府发布了《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发展规划(2014-2020年)》(下称《规划》)。为畅通郑州,一大拔道路工程将集中开工:内外兼通、客货并举——发展“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规划》中称,我省将按照“四面八方”的布局要求推进“米”字形快速铁路网建设。“四面”就是连南贯北、承东启西,“八方”就是西南方向经重庆至成都和昆明,东南方向经合肥至南昌和福州,东北方向经济南至青岛和烟台,西北方向经太原至银川。
材料二:2014年12月28日,首班郑开城际铁路从郑州东站驶出,标志着河南省首条城际铁路正式开门迎客。郑开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首班车除了众多市民试乘外,也吸引了省委书记郭庚茂和省长谢伏瞻到来。车行至贾鲁河站时,省委书记郭庚茂望着窗外,感慨道:风景这边独好。他说这趟列车就像观光列车一样,窗外就是一座现代化都市,郑汴一体,沿途处处是景。
某校举行“心系河南发展,我为河南添彩”的主题探究性学习,请你参加,完成下列任务:[来(1)打造河南交通,促进河南发展。谈谈你对河南交通发展的认识。
(2)带着文明出行,彰显个人素质。请问在乘车出行时,我们应注意些什么?
(3)运行的列车,流动的风景,请你在列车上设计一则广告语宣传河南。

材料一:2015年1月II日,阿里“天天正能量”项目组传来消息,截至2014年底,河南共有61住正能量人物荣获“天天正能量”奖励,位居全国第一。这些人有:《君子还钱十五年不晚》的主人公陈武现,心怀感恩对植物人母亲尽心照顾、不离不弃的19岁女大学生底慧敏,破冰救人的八旬爷爷田发祥等。
材料二:今年两会期间,省委书记郭庚茂等一行与在京的河南务工创业人员面对面,谈工作、话家常。郭庚茂说:“河南人原来不被外地人认可,自己也不敢承认(自己是河南人)。现在可以说是,我们有底气说‘我是河南人’了。”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我们为什么有底气说“我是河南人”了?
(2)为传递河南正能量,让河南人更有底气,你有哪些打算?
四、请你参加活动与探索(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材料一:2015年2月28日,由人民日报社组织编写的《习近平用典》一书出版发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与讲话中精。用典,“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形成的文字博古通令、底蕴深厚,比如以“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要求领导干部敬民爱民;以“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警示领导干部要微到喜不忘忧、未雨绸缪;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要求领导干部博采知识精华。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北京考察工作时强调。“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评价一个制度、一种力量是进步还是反动,重要的一点是看它对待历史、文化的态度。要在我们的手里,把全市的文物保护、修复、利用搞好,不仅不能让它们受到破坏,而且还要让它更加增辉添彩,传给后代。”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滋养了每一个人的心灵,影响了每一个中国人的成长。请列举两例经典名句,并说说其对自己产生的积极影响。(4分。不得与材料和示例重复)
示例:“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教育我要勤奋学习,博彩知识精华。
(2)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人人有责。请谈谈你的主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