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2年9月28日,原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因干扰司法,严重违纪,涉嫌犯罪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并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十八大报告指出,要“严格规范权力行使,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只有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才能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核心。
材料二   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包括了会议、考察出访、新闻报道等方面。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打铁还需自身硬”,改进作风,“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改进作风“从具体事抓起”,贵在持之以恒。规定出台以来,中央新领导班子率先垂范,言出必诺,亲民、务实、自律,开局良好,但作风建设任重道远。
(1)有人说,要依法治国,建设法治社会,党必须从严治党,带头守法。请运用民主政治有关知识,加以评析。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谈谈你对党风建设的理解。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科学发展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6分)
材料一 2009年4月5日,某市在网上公布了2009年在直接关系群众生活的方面拟办的重要实事:中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医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食品安全监管、大气污染环境防治、就业民生实事共五十七项,让群众从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这些要办的实事公布和实施之前,该市市委、市政府首先将实施意见向群众公示,公开征求意见,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实施办法提出建议,然后将修订后的实施意见提交人大审议,表决通过后并予以公布并组织实施。
(1)依据材料一回答,该市民生保障工程实施意见确立并予以实施的过程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材料二建国六十年来,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制度不断完善。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民族区域自治确定为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策。1954年颁布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载入宪法。198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200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修改的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的地位。为了贯彻落实民族区域治法,国务院、地方各级人大和政府、各民族自治地方制定和实施与之配套的法规、规章、条例等。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
(2)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制度不断完善的政治意义。(9分 )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同时,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有些领导干部宗旨意识淡薄,脱离群众,弄虚作假,奢靡享乐,个人主义突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中发生的腐败案件影响恶劣,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坚决反对腐败,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必须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
(节选自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材料对党的建设的分析是如何坚持矛盾分析法的。
(2)联系材料中党内存在的一些问题,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简要说明如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世界能源委员会统计,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3.5%。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面临着巨大压力和特殊困难。但中国将尽最大可能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和切实行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全球气候不断作出新贡献。
材料二我国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增加与我国部分行业重复建设、产能过剩有关。要实现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必须不断加大淘汰电力、煤炭、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焦炭等高耗能行业的落后产能。形成产能过剩的原因很多,其中,某些地方政府具有很强的多以投资拉动经济的冲动。同时,政府权力滥用也是形成我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原因之一。
(1)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指出政府在引导企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可采取的调控手段和措施以及我国企业自身应采取哪些措施。
(2)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回答在治理产能过剩的过程中,如何防止政府权力被滥用?

(28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金融海啸冲击下,各国政府纷纷出手拯救车市,但北美、西欧和日本
三大汽车市场,2008-2009年销量均出现多年未见的下跌。2009年我国政府出台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和积极的消费政策,推出《汽车产业振兴和调整规划》,燃油税费改革、车辆购置税减半,汽车下乡、汽车报废更新财政补贴等政策促进汽车产业发展。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超过1300万辆,同比增长40%,并一举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新车消费市场。
材料二我国汽车工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产品的自主研发能力薄弱,缺乏自主品牌,与先进的汽车国家相比,技术水平差距还比较明显,能源、交通、环保和汽车工业快速发展的矛盾比较突出等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我国必须认真实施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推进汽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企业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加快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和自主品牌战略,经过长期努力才能在不远的将来,真正实现由世界汽车大国向世界汽车强国的转变。
(1)分析材料一中我国2009年汽车产销量强劲增长的原因所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
(2)联系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汽车产业的现状及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浙江省纺织行业出口严重受阻,经营困境日益凸显。面对严峻考验,该行业众多中小企业积极应对,逆势而上,A企业就是其中的一家。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A企业2008、2009年第一季度生产经营状况比较


品牌
科技
投入占
产值
比重
商品种
销售区域
及比重
产值
(万元)
利润
(万元)
贴牌生产
自主品牌
类型
品种
美国
中东
国内
2008年第一季度
80%
20%
1%
3
18
80%

20%
800
50
2009年第一季度
40%
60%
5%
5
46
20%
30%
50%
900
110

材料二: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困境,A企业在抓生产经营的同时,更加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一方面,针对生产科技含量提高而部分职工难以适应的现状,企业积极实施“重技能、提素质”系列培训计划,促使员工较快地掌握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企业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开展了“危机中我们在同一条船上”、“我为企业创效益”等活动,引导员工树立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使广大员 工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近一年中员工们为企业的发展纷纷献计献策,仅合理化建议就为企业创造了超过100万元的经济价值。事实证明,企业精神培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对企业的发展同等重要。
(1)分析材料一,指出A企业的变化所蕴涵的经济生活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企业精神培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对企业的发展同等重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