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Δh,此时S1和S2浓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
(2)图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两者在物质透过功能上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探究两种膜的特性,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紫色洋葱。
实验器具: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不含溶液)、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擦镜纸、滴管、记号笔等。
实验试剂:蒸馏水、0.3 g/mL的蔗糖溶液和与其等渗的KNO3溶液。
部分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
①选两套渗透装置,标上代号X和Y。在两个烧杯里均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分别在装置X和Y的漏斗内加入适量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均调节漏斗内外液面高度一致。渗透平衡时不会出现液面差的装置有__________(填代号)。
②选两片洁净的载玻片标号,在载玻片中央分别滴加___________,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并分别观察装片中细胞的初始状态。
③用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分别处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运用________法,使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浸润在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中,观察临时装片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的变化,两者都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中最能体现两种膜功能差异的实验现象是____ _____________。
将某植物幼苗的胚根及芽尖端4mm切去,再将剩余的l0mm的胚根及胚芽每10条一组,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2天,均保持在25℃。结果如下表:
生长素溶液的浓度(mol·L-1) |
2天后的平均长度(mm) |
|
胚芽 |
胚根 |
|
10-13 10-12 10-11 10-10 10-9 10-8 10-7 10-6 10-5 10-4 |
12.3 12.3 12.7 13.5 14.7 16.0 15.1 12.2 10.8 10.0 |
11.3 12.1 12.7 13.6 12.6 12.0 10.9 10.0 10.0 10.0 |
回答下列问题:
(1)切去胚根及胚芽的尖端部分的目的是。
(2)为什么要以10条一组而不是l条一组放入生长素溶液中进行实验?
。
(3)从表中可知,胚根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是多少? 。
如下图所示,甲、乙分别用不透光的锡箔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丙、丁、戊、则分别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
(1)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甲;乙;丙;
①直立生长②向右生长③向左生长④不生长,也不弯曲
(2)通过以上实验可知:
植物向光性生长的原因。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向光弯曲的部位是。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被发现以来,一直作为一个监测完整细胞和组织内基因表达及蛋白质位置的理想标记。请根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GFP的M端伸出的核苷酸的碱基序列是—TCGA,N端伸出的核苷酸的碱基序列是—TGCA,则在构建含该GFP的重组质粒A时,应选用的限制酶是。③过程需要的酶是。
(2)检测GFP是否已重组到猪胎儿成纤维细胞的染色体DNA上,可采用技术进行检测。
(3)用显微镜可观察到用于⑥过程的猪卵母细胞的卵黄膜和透明带之间有个极体。用于⑤过程的猪胎儿成纤维细胞,一般选用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原因是。
(4)由⑦过程获得的重组细胞培育成绿色荧光转基因克隆猪,涉及到的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有。
(5)为了加快繁殖速度,可采用胚胎分割的方法。得到绿色荧光转基因克隆猪(雌性)之后,可用处理,使之超数排卵,提高其繁育能力。
请回答下列有关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问题:
一对健康夫妇生下一男婴,一岁时脑出血死亡,两年后女方怀孕6个月时,经羊水及脐带血诊断为男孩且患血友病,遂引产。于是夫妇俩到广州中山大学附属一院做试管婴儿。医生培养了7个活体胚胎,抽取每个胚胎1~2个细胞检查后,选两个胚胎移植,最后一个移植成功,生出了一健康婴儿,她是我国第三代试管婴儿。
请回答:
(1)试管婴儿技术属于有性生殖还是无性生殖?__________,和母亲正常怀孕生产的过程相比,其不同点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医生抽取活体胚胎的1~2个细胞后,可通过显微镜观察___________判断早期胚胎的性别,你认为医生应选用________性胚胎进行移植,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现在人们已能够选取最理想的胚胎,自然状态下,出现这样的胚胎的概率是________。该实例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
下图表示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
(1)在获得B淋巴细胞之前,小鼠已被多次注射(相同/不同)抗原,注射后小鼠体内发生相应的(细胞/体液)免疫反应,生成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
(2)①过程中,融合结果随机出现多种不同的杂交细胞,
②过程在特定的上进行筛选,从而得到细胞。③培养的气体
环境为。
(3)由于单克隆抗体与传统方法获得抗体相比,具有的特点,广泛用于疾病的诊断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