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受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的三对基因(用 Dd 、 Ii 、 Rr 表示)控制。研究发现,体细胞中 r 基因数多于 R 时, R 基因的表达减弱而形成粉红花突变体。基因控制花色色素合成的途径、粉红花突变体体细胞中基因与染色体的组成(其它基因数量与染色体均正常)如图所示。
(1)正常情况下,甲图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_____ 种。某正常红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了两种表现型,子代中表现型的比例为 _________ 。
(2)突变体①、②、③的花色相同,这说明花色素的合成量与体细胞内 _________ 有关。对 R 与 r 基因的 mRNA 进行研究,发现其末端序列存在差异,如图所示。二者编码的氨基酸在数量上相差 _____ 个(起始密码子位置相同, UAA 、 UAG 与 UGA 为终止密码子),其直接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
(3)基因型为 iiDdRr 的花芽中,出现基因型为 iiDdr 的一部分细胞,其发育形成的花呈 _____ 色,该变异是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 __________ 的结果。基因型为 iiDdr 的突变体自交所形成的部分受精卵不能发育,其根本原因是 _____ 。
(4)现在基因组成为iiDDRR正常植株若干,分别与突变①、②、③杂交(假设实验过程中不存在突变与染色体互换,各型配子活力相同),请预测其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与突变①杂交子代的表现性与比例
与突变②杂交子代的表现性与比例
与突变③杂交子代的表现性与比例
某学习小组重复了孟德尔关于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仅选取F2黄色圆粒豌豆种子(黄色、绿色分别由A和a控制,圆粒、皱粒分别由B和b控制)若干作实验材料,进行自身基因型鉴定。实验一组利用单倍体育种方法对部分种子进行基因型鉴定,取得了满意效果;实验二组选择另一种实验方案,对剩余种子进行基因型鉴定。假如你是该小组成员,请补充完善下列方案。
(1)课题名称:
(2)探究方法:(根据基因重组原理)
(3)实验步骤:
①播种并进行苗期管理。
②植株成熟后,。
③收集每株所结种子,进行统计分析。
(4)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
某—雌雄异株的植物,其叶形有宽叶和窄叶两种类型,受—对等位基因控制。用两个宽叶亲本进行杂交试验,后代出现了一定数量的窄叶后代。请回答:
(1)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宽叶表现的是性性状。
(2)为验证叶形的遗传属于“伴X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应该选择其表现型为的父本和的母本进行杂交,并请预测其杂交实验结果及结论:①,②。
(3)有人试图研究玉米叶形的遗传是否为“伴性遗传”,你认为这项研究是否可以进行?,为什么?。
(4)有人认为植物感受光照而开花的感光部位是在花芽,另外还有人认为其感光部位是花芽下的第一片叶。为此对以上两种推测进行了如下实验设计,并进行了预测。
实验步骤:将该植物均分为A、B两组,A组将花芽全部遮光,只对第—片叶进行短时间日照;B组将花芽下的第一片叶全部遮光,只对花芽进行长时间日照。观察两组植物生长情况。
预期结果及结论:
①若只有A组开花,则感光部位在叶片;
②若只有B组开花,则感光部位在花芽;
③若A、B两组均不开花,则花芽和第—片叶都是必须感光部位。
请指出以上实验中的不当之处:。
绝大多数微生物最适生长温度为25~37℃。为了探究培养温度对谷氨酸棒状杆菌代谢产物(谷氨酸)合成量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在实验中有4处错误,分别标以①、②、③、④,请依次分析错误原因。
第一步:设定培养温度为28℃、29℃、30℃①。
第二步:将菌种接种到灭菌后的液体培养基中,分别在设定的温度条件下密闭培养②
第三步:在衰亡期③定时取样,分别测定谷氨酸合成量,记录结果并绘制曲线。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若在30℃培养条件下,谷氨酸合成量最大,则认为,30℃为该细菌合成谷氨酸的最适培养温度④
① 。② 。③ 。④ 。
疫苗对预防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为研制抗某种病毒的灭活病毒疫苗,研究人员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1)制备疫苗
将纯化的某种病毒在特定的_____________中培养、增殖。收获病毒后用灭活剂杀死,但要确保灭活病毒的___________ 不被破坏且能被免疫细胞识别。这样得到的灭活病毒即为本实验所用的疫苗。
(2)用实验动物检测疫苗刺激机休产生抗体的能力
①实验原理:通过接种疫苗,灭活病毒进入实验动物体内可刺激B细胞,使之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并产生相应的____;当_____病毒再次入侵时,机体能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包括______________。
②实验过程:将健康的实验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多个实验组,每组若干只动物。对照组的处理: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再___________。实验组的处理:接种______。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为确定该疫苗的有效浓度,不同实验组动物需接种_____________的疫苗。
③分析实验结果: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的发病率、存活率。
若该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则实验组比对照组发病率____,存活率_______。
下图是利用基因型为AaBb的某二倍体植物作为实验材料所做的一些实验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途径1、2、3中①②过程所采用的生物学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途径1形成的植株B的基因型为_______,植株B成熟时不可育的原因是 ________。
(3)从A到C的培育过程,需要调控的植物激素至少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般情况下,相同发育程度的植株C与植株E的性状__________。(填“相同”、“不相同”或“不一定相同”)
(5)从植株A到植株C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从植株A到植株D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均填生殖方式)
(6)在相同条件和相同发育程度的情况下,植株D表现型同于植株A的可能性为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