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美丽的坏蛋》节选。(共6分)
①犹如一朵鲜花那样绽放的海星竟然是凶狠的动物,而且还是贪婪的食肉动物,真是令人不可思议。海星全身布满了“现代化武器”,在显微镜下,能看到它身体表面簇拥着成千上万的聚光性质小晶体。而每一个晶体都能发挥眼睛的功能,四面八方的环境可以同时“视察和掌控”,其“浑身都是监视器”。海星还有成千上万条比牙签还细的管状腿,具有强力的吸附功能,在海星大脑司令部的统一指挥下,这成千上万条腿有节奏地迈动,可以爬过所有的坎坷,即使在光滑直立的礁石壁上,也照样稳步前行。更可怕的是海星能分泌高能量的消化酶,不亚于人类生产出来的硝酸,坚硬的贝壳在这种酶作用下,很快就被腐蚀溶解,束手就擒。
②海星所到之处,一片恐慌。扇贝摆动两叶,贝壳急急逃走,海胆张开所有的针刺顽强抵抗,海参吓得在沙滩上打着滚儿逃离,一些海螺由于过度惊恐,竟迸发出旋转壳体的奇能,妄图从海星阴险的拥抱中逃命。有时连螃蟹也成了海星的俘虏,被海星吸食殆尽之后,只剩下精制标本一样的螃蟹骨骼。海星全然像一支偷袭的军团,有目标有计划地向贝类的藏身处前进和包抄,然后来个密集型进攻,大片的贝类群体被洗劫一空。
③这么美丽的东西竟是残酷的杀手,人们气疯了,他们把捕捉到的海星用渔刀渔叉奋力地砍杀,然后将海星碎块抛进大海里。人们以为自己胜利了,实际上他们犯了个大错误,海星还具有一种更特殊的能力,就是每一个碎片都可以再生一个海星。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海星只有在卵化状态时,会被一些鱼类捕食,可一旦长成海星,几乎就没有天敌。问题是吃海星卵子的鱼类,大部分已经被人类捕捞光了,所以海星就放心大胆地娶亲生崽,发展壮大起来。
④仅从一些报道中,就可以看到海星给人类造成了多么可怕的灾难。近些年来,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的海域,因海星灾害导致鲍鱼、扇贝和蛤蜊的养殖损失达数万亿元;山东胶州湾一家养殖公司16万亩滩涂的蛤蜊,遭到海星的大举进攻,80%的蛤蜊被吞噬;辽宁庄河市黄海沿岸成千上万吨的鲍鱼、海参、蛤蜊被海星吃掉。据调查,一个海星一天能吃掉十几只扇贝,食量惊人,再加上养殖的贝类无法自由逃走,所以沿海的一些养殖区里的贝类全部被海星吃光,几乎是养殖业的灭顶之灾。 (选自《青年博览》)海星之所以能如此“发展壮大”的原因有哪些?
通读选文,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
A.第①节划线句用拟人与作比较来说明海星是不可思议的极为凶猛的肉食动物。 |
B.第④节划线句中的“仅”不能删掉,因为“仅”是“只”的意思,它强调了本节中列举的海星危害只是来源于报道,不一定有科学依据。 |
C.第②节用一句话来概括应该是“海星成为贝类的残酷杀手”,不能概括成“贝类在与海星的争夺战中完败”。 |
D.选文主要采用由主到次、由现象到本质的顺序,突出说明了人们对海星的认识过程。 |
阅读散文《鼓韵》,完成下面题目。
鼓 韵
张春玲
①说起敲锣打鼓,不是吹牛,当推我们临汾。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上,一声呐喊,喊出了临汾800人的锣鼓队,人如潮涌,阵似排兵,男、女、老、少、壮、鼓、锣、钹、镲、磬。于是,那“咚咚锵锵”的鼓声便把亚运盛会的热烈气氛推向了高潮。那黄土地铿锵有力的鼓点撼动了整个世界,那北方粗犷豪壮的鼓韵便久久萦绕在中国人的心头!雄放的黄土高原产生着阳刚气十足的艺术。就像在冷飕飕的三九天喝着65℃的汾酒,吃漂着厚厚一层辣油的羊肉泡漠一样,临汾人爱听铁板铜琶、高亢激越的《窦娥冤》、《十五贯》,最喜欢在拥挤的人丛里,头顶着脸庞已冻得通红的孩子,听那把心房震得咚咚作响的锣鼓。我记着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爸爸流着泪竖着大拇指对我讲:“他的一位英俊而鼓艺高超的兄弟在人们的一片喝彩声中累断筋骨含笑死去。”我便恨自己是位丫头,便急急地盼着快快长大,去挥舞那扎着红缨缨的、沉甸甸的鼓槌。
②鼓声伴着我长大。而在我记忆里敲得最响最热烈最奔放的,要数春节的添岁鼓了。一入腊月,十里八村的人们便聚在一起,切磋技艺,共享欢乐。腊月二十三,人们用虔诚的锣鼓送灶;除夕之夜,在铺天盖地的爆竹声里,总少不了鼓的和鸣;正月十五,锣鼓成了花灯的前奏;直到二十,焰火晚会的礼花总是在欢乐的鼓乐里升腾……
③我永远忘不了骑在爸爸脖子上,脸儿冻得红红的,在人头缝里看正月十五闹社火的场面:在高跷队、旱船舞的前面,锣鼓在为他们开道(那时你一定得拦住他们的——观众堵住去路便是对表演者的最大奖赏了),于是,我看见皂袍束带、头裹纶巾、一身戎装的鼓手们,在一位鹤发童颜的长者令旗下,风风火火地敲打起来,爸爸说:这一段叫《秦王点兵》,那一节是《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我不懂。我看见那系着彩绸,一开一合的铜钹,在阳光下,金灿灿,亮闪闪,那清脆声撞击着耳鼓,让人好激动好激动啊。我被那击鼓敲锣上下翻飞的一片红缨牢牢吸引住了。于是,在别人含笑的注视里,我把自己的一双小手拍得生疼生疼。
④我觉得,我的家乡是一片生长锣鼓的土地;我知道,家乡的锣鼓是鼓林里的伟男!腰鼓虽轻快活泼却失之纤弱;婚丧嫁娶的锣鼓因有唢呐的伴唱又显得凄婉;那银屏上、戏剧里的升堂,会令你想起百姓的冤屈……只有故乡热情奔放豪迈恣肆的鼓声,让你顿生崇敬,催你奋发进取!
⑤家乡唤春的如黄河涛声一样的锣鼓哟,我为你骄傲!通读全文,思考临汾锣鼓的特色,然后从中提取关键信息,把下面句式补充完整。(表达阅读感受)
家乡的锣鼓,是热情奔放、豪迈恣肆的锣鼓;家乡的锣鼓,是
的锣鼓。说说第①段的主体部分是从哪两个方面支撑第一句话的。(理解文章写法)
第①段中写老爸爸讲的故事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明确材料作用)
请你说说文章第②、③段在结构上的关系。(理清文章思路)
这篇散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把握情感倾向)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20 分)
以柔克刚的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抗震智慧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举世闻名的太极拳就是这种思想的直接产物,而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抗震防震的方法堪称“建筑版太极拳”。
与西方砖石结构建筑的“以刚克刚”不同,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在抵抗地震冲击力时,采用的是“以柔克刚”的思维,通过种种巧妙的措施,其目标是以最小的代价,将强大的自然破坏力消减到最小程度。当今建筑设计以抵御 9 级地震为目标,而我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基本上能达到这个要求。
中华民族自文明伊始就睿智地选择了木材等有机材料作为结构主材,发展形成了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持续时间最长、技术成熟度最高的结构体系柔性的框架体系。我国木结构技术的发展,若仅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算起,迄今至少已有近7000年的历史。这次汶川 4 大地震中,许多文物建筑的墙体均不同程度的受损,但主体结构仍未倒塌,就是这种柔性框架结构抗震能力的表现。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抗震的一位重要战士,在地震时它像汽车的减震器一样起着变形消能的作用。各种水平构件连接起来的斗拱群能够形成一个整体性很强的“刚盘”,按照“能者多劳”的原则把地震力传递给有抗震能力的柱子, 大大提高了整个结构的安全性。历史上,很多带斗拱的建筑都能抵御强烈地震, 比如山西大同的华严寺,在没有斗拱的低等级附属建筑被破坏殆尽的情况下,带斗拱的主要殿堂仍能幸存,充分说明了斗拱对抗震的贡献。
此外,传统建筑中大量使用的榫卯技术,成为抗震的又一个关键。榫卯是极为精巧的发明,我们的祖先早在7000年前就开始使用。这种不用钉子的构件连接方式,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成为超越了当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刚架的特殊柔性结构体, 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 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吸收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
山西应县木塔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杰出抗震能力的集中代表。这座木塔是当今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竣工于1056年,处于大同盆地地震带上。木塔建成 200 多年即遭受大震,余震连续7天,木塔附近的房屋全部倒塌,而木塔岿然不动;在此后的近千年中,木塔经历了多次大地震的考验而安然无恙。整座木塔表现出结构、技术与艺术形象的高度和谐。在近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能建造出如此庄严美丽而坚固耐久的建筑, 充分显示出当时的匠人对数学、力学、材料学、结构学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而且对地震的破坏机理已有了相当的了解,抗震经验已积累到了很高的水平,既令人惊奇,更令人自豪。 阅读全文,简要概括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是如何“以柔克刚”的。
文章举应县木塔这个例子的作用是什么?(3 分)
读下面两个句子,回答句子后括号内的问题。
①“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抗震防震的方法堪称‘建筑版太极拳’”(划线的词语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3 分)
② “当今建筑设计以抵御 9 级地震为目标,而我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基本上能达到这个要求。(句中“基本上”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 分) ” 右图为古代劳动人民创造,适于山区道路的以榫卯连接的路石,请你用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其构成的方式和特点。(4分)【小提示】榫卯(sǔnmǎo),榫头和卯眼。榫头插入卯眼,可以使器物部件牢固连接。
下列选项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通过种种巧妙的措施能抵御 9 级地震的冲击力。 |
B.我国木结构技术采用的柔性框架体系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持续时间最长、技术成熟度最高的结构体系。 |
C.中国古代很多带斗拱的建筑都能抵御强烈地震,其原理就是各种水平构件连接起来的斗拱群能够形成一个整体性很强的“刚盘”,按照“能者多劳”的原则把地震力传递给有抗震能力的柱子。 |
D.山西应县木塔建在地震带上,经历了多次大地震的考验而安然无恙,是世界上 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它充分显示出当时的匠人对数学、力学、材料学、结 构学研究的深入。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 (20 分)
最美丽的本能
有这样两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这两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使我坚信母爱是一种本能,而且 是世间最美丽的本能。
一个故事是原版外文书籍上刊载的: 在美国阿拉斯加州的一个小镇, 一位老猎人为了捕捉到一匹母狼,与其周旋了半月之久,但终未成功。这匹母狼也明显地感觉到了来自猎枪的威胁,每与老猎人相遇或是嗅到他的气息,就远远地逃遁。这天黎明,猎人听见院外有凄凉而并不尖厉的狼嚎声,他推开院门时大吃一惊,那匹母狼竟然就端坐在他的院门旁。猎人迅 速拿枪、瞄准,但他却没有扣动扳机—---他发现母狼并未扑上来,也未逃窜,而是颤抖着身子, 双目里满含哀求地注视着他。母狼身下的积雪已化开了好一阵子了……猎人慢慢将枪口朝向地面。母狼似乎领悟到他已心有所动,这才站起身来,向前走去,边走边扭头示意猎人跟着她。见措人持枪跑步跟上来,母狼也奔跑起来,而且渐渐地加快了速度……跑出五六里 地,猎人听见了凄厉的哀嚎,随即看见一头幼狼正在他昨天布下的套夹上挣扎。哦,原来是 这样!那匹母狼为了救出幼狼,为了向他这方圆数公里内惟一的“人类”求救,竟不顾面对猎枪的生命危险,求到了猎户门上。可以想象得出,那只母狼在院外的雪地里蹲了那么久而 没有做声,其内心是曾经有过十分激烈的 “思想斗争” 的, 但母爱最终战胜了对死亡的恐惧,她向猎人发出了求救的哀鸣……老猎人的双眼湿润了, 他解开套夹放开了幼狼, 并在幼狼受 伤的前腿涂上自己随身携带的创药。母狼爱怜地将幼狼满拥入怀,目光中竟少了许多狡诈、贪婪和凶残,更多了几许□□ 和□□。见猎人并无伤害它们母子俩的意图,母狼又感激地望了猎人几眼, 叼起幼狼消失在茫茫雪野之中……这位老猎人从此挂了枪,投奔远在洛杉矶 。狼群中无外乎是狼崽、狼母、狼父,从工作的儿子去了。这位老猎人说:那以后,我对他们下不了手……
还有一件事是我亲历的:1999 年 11 月的一个拂晓,闻报市郊出了一起特大交通事故, 便立即前往采访,并和交警、医护人员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一辆从成都开往南充的客车在距南充市区十余公里处出了车祸,从数十米高的悬崖上摔了下去,车身已被摔得严重变形:初步勘验表明,全车二十余人无一幸免。突然,从客车内的尸体堆里传出一个婴儿的孱弱的哭声。扒开尸体,原来是一个不足一岁的婴儿正躺在一位已经死去的年轻妇女怀里啼哭。这位妇女后来被证实是这个婴儿的母亲,当时她的双手呈拱拢状紧紧地将婴儿护在怀里。为抱出孩子,民警和医护人员费了好大的劲才将她已有些僵硬的手臂掰开。这是一趟夜班车,可以想象,一车人在路上颠摇了好几个小时,在车祸发生时绝大多数人都还在梦里,也许是谁的惊叫惊醒了这位年轻的母亲,在下坠的过程中,母爱的本能使她不是受求生本领的驱使双手抱头,而是用两条柔弱的胳膊和她温厚的胸脯构筑了一个安全的襁褓。在了解到这个事实后,我感动得双眼已被泪水迷蒙了视线, 看不清自己在采访本上写的是些什么了……生死之 间,凸现出多么崇高的母爱啊!
“鸦有反哺之恩,羊有跪乳之德”。我们所有的为人子者,又该怎样来理解母亲、尊重母亲、深爱母亲,以生命的激情、真情和虔诚来回报这世间最为美丽的本能母爱呢? 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认为“最美丽的本能”指的是什么?(3 分)
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写出文中两个故事的大意。(4 分)
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在文中方格处填入恰当的词语,这两个词语是□□和□□。 (2 分)
结合语境,在文中横线上写上一句话。(限15字以内,3分)
文中说母狼向猎人求救时“内心是曾经有过十分激烈的‘思想斗争’的”,请你展 开想象,写出母狼激烈的“思想斗争”的内容。(4分)
文章结尾说:“为人子者,又该怎样来理解母亲、尊重母亲、深爱母亲,以生命的 激情、真情和虔诚来回报这世间最为美丽的本能母爱呢?”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觉得应该怎 样回答这一问题?请将你的思考写在下面。
阅读《为别人鼓掌》,完成答题。
为别人鼓掌
骏马虽千里,耕田不如牛;耕牛虽勤奋,看家不如狗。一个人只要用一种健康的心态来看待别人,就会发现,周围的人都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长处。因此,我们要乐意把掌声送给别人。
为别人鼓掌,不是刻意抬高别人、贬低自己,更不是吹牛拍马、阿谀奉承,而是恰到好处地对别人进行肯定。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要有正常的心态,否则就不能正确看待别人的成绩。发现新大陆的航海家哥伦布回国后,就受到一伙人的公然挑衅:只要条件允许,任何人去航海、去寻找,最终都能找到新大陆。这些挑衅者自己不能成功,还不能容忍别人成功。
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心态,这种小肚鸡肠很可能会发展到害人害己的地步。周瑜虽年轻挂 帅,意气风发,却因诸葛亮的精彩表现而自惭,责怪上天“既生瑜何生亮”,终因气量狭小而自夭;庞涓贵为魏国大元帅,屡立奇功,却因妒孙膑之才,设下阴谋诡计以膑刑加害于他。孙膑任齐国军师后,所向无敌的庞涓终于落得个兵败身亡的下场。
为别人鼓掌,也是在给自己的生命加油。在我们的成长时期,成功人士的经历往往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他们的成功会正确指引我们,在无形之中帮助我们。当我们走向成功时,更要学会为别人鼓掌;为别人鼓掌,也会获得别人的喝彩。
(选自《中国教育报》,有删改)文章开头画线的句子在文中形象地说明了什么?(2分)
第2段中“为别人鼓掌”的含义是什么?“为别人鼓掌”的关键在哪里?(4分)
第3段中作者列举周瑜和庞涓这两个事例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
文末说“为别人鼓掌,也是在给自己的生命加油”,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阅读《小品建筑》,完成答题。
小品建筑
①小品,是一种文体的名称,凡属随笔、杂感、散文一类的小文章统称为小品。“小品建筑”是借用文体“小品”之名,专指那些小而简的建筑。
②中国古代建筑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古代建筑相比,有它鲜明的特点:除了以木构架为主要的结构体系以外,建筑的群体性也是重要特点之一。中国古代建筑的群体性表现为一个建筑往往是由许多单幢建筑组合而成的,从老百姓的住宅到皇帝宫殿莫不如此。明清两代紫禁城中的太和殿,作为当时地位最重要、规模最大的建筑也就是一幢平面为长方形、内部也没有分割的单层大殿。然而,就是这些简单的单幢建筑组合成紫禁城这个建筑群体。
③这些建筑群体除了有连成一体的殿堂、廊屋、门楼等,还有不少形形色色的相对独立的小建筑与之相配。例如,一座宫殿、一组寺院或者坛庙,甚至大型的住宅,人们都可以看到在建筑群的最外面往往竖立着牌楼;在建筑群大门的前面立有华表、石狮子;在建筑群的主要殿堂前面排列着香炉、日晷以及龟、鹤等兽像。人们熟悉的天安门是明清两代皇城的大门,九开间的大殿坐落在高大的城台之上。它的形体已经够宏伟的了,但是还不够,在天安门前金水河上有几座金水桥,在桥的左右两边又各安放了一尊石雕狮子和一根华表。正是这威武的狮子、高耸的华表,装点了这座气势恢宏的皇城大门。可见,这些小品建筑在整个建筑群中虽然不是主要部分,但确实起着重要的作用。
④自然,所谓小品建筑,只是相对大建筑而言,二者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例如,在重要建筑群中,作为标态的牌楼应属小品。而一般建筑群的一些院门虽然形体并不大,也有一定的装饰作用,但是,因为这类院门都附在院墙上,并非独立存在,所以不属于小品建筑。中国古代众多的小品建筑都有着特殊的形态和特定的文化内涵,它们在我国古代建筑发展中也是相当有成就的。(有删改)
①[日晷(guǐ)]古代一种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文章开头从一种文体的名称“小品”写起,有什么作用?(2分)
第②段的说明层次是:先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0个字),再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 个宇)
阅读下面介绍“宁寿宫”的材料,借助文章中的相关知识,说出“宁寿宫”中哪一个建筑属于“小品建筑”,为什么?(4分)
【链接材料】
北京紫禁城内的宁寿宫,是清代乾隆皇帝准备退位后当太上皇时居住和使用的。这是一组有相当规模的宫殿建筑群。这些建筑的布置很注意显示皇家气魄。主建筑宁寿宫建于单层石台基之上,与皇极殿相接。宁寿宫建筑群的入口是面向南的皇极门,皇极门气宇轩昂。皇极门的南面,立着一座很长的影壁,影壁上有九条用琉璃烧制的巨龙,这就是有名的“九龙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