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能源丰富,经济较为落后,但发展潜力巨大。阅读图表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贵州省城市及矿产分布图
材料二 贵州某地某年的部分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
能源消费构成(%) |
产业结构(%) |
工业结构(%) |
|||
煤炭 |
47.8 |
第一产业 |
17.8 |
轻工业 |
8.4 |
石油 |
23.9 |
第二产业 |
56.8 |
重工业 |
91.6 |
天然气 |
14.1 |
第三产业 |
25.4 |
|
|
水电、风电 |
14.2 |
|
|
|
|
(1)描述该地区城市分布特点。(4分)
(2)评价以甲地为中心的地区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条件。(8分)
(3)读材料二,说明该地降低单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应采取的主要措施。试为打造“生态化”贵安新区提出合理化建议。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山东省局部地区图材料2:鲁西南某地生态农业系统
材料3:2011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蓝色经济区是以临港产业和海洋产业发展为特征,以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生态为向导,以区域优势产业为特色,以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为前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经济功能区。
(1)根据材料1,描述鲁中南地区地形特征,并说明判断依据。
(2)根据材料2,分析该生态农业系统对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所起的积极作用。
(3)分析日照市建设成为东部地区临港产业基地的区位条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图。
材料2: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新疆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产区,要逐步成为我国面向中亚乃至欧洲的纺织品出口加工基地”;“浙江省是我国纺织产业大省,要尽快淘汰落后的产能,加快自主品牌研发,面向国际市场”。下图为新疆和浙江主要纺织工业城市的分布。
根据材料1,比较甲、乙、丙三地农业生产的条件,并填下表。
商品粮基地 |
最主要的优势条件 |
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 |
甲 |
热量不足 |
|
乙 |
水资源不足 |
|
丙 |
光、热、水充足 |
(2) 近年来丁商品粮基地的地位在逐渐下降,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3) 根据材料2,简述浙江与新疆在发展纺织产业方面各自的优势条件。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世界贸易博览会于2010年在上海成功举办。目前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读图回答问题。
(1)说明1950年至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及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
(2)图2的①②两线中,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______线。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的人口变化特点及其原因。
(3)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如生物、气温、降水、地下水)等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还有哪些表现?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中国局部区域图材料2黄土高原区域水文地质结构剖面图
材料3:在西北黄土高原的部分地区,降雨量只有300—400毫米左右,而蒸发量却高达1500—2000毫米以上,极度缺水。当地广泛应用“水窖”这种存蓄雨水的水利设施。通常在田边路旁水流汇集的地方,挖掘瓶状土窖,内壁及底部均有防渗设施,除供人畜饮用外,还可浇灌农田,也起蓄水保土作用。
(1)据图分析形成渭河平原的地质作用
(2)“水窖”能够影响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是怎样影响环境统一变化过程的?
读图下图回答问题。
(1)此时,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18°E,59°N)的区时为时,该地昼夜长短的特点是。
(2)据图判断甲处风向为。
(3)请你在小图画出a→b气压的空间变化曲线。
(4)描述未来几天,b地的天气变化。
(5)比较乙丙两地的气温日较差,并分析原因。